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杭州发现一批工业遗产

位于运河边的大纶丝厂旧址

  新华丝厂

   浙江在线06月05日讯 说起杭丝联、浙江麻纺厂,上了年纪的杭州人一定还记得,尤其是住在城北一带的退休工人,许多人的青春岁月,就在这些大厂中度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纺织工”、“三班倒”等词汇渐渐远离杭州人的生活,留下的,只是一座座老厂房。浙江日前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杭州市,一批工业厂房作为新型遗产被发现。

  工业遗产:新型遗产,不容忽视

  工业遗产是个新鲜词,有关专家表示,人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作文物和遗产,并对他们悉心保护,而对刚被淘汰、被废弃的东西,则急于毁弃。相对于丰厚的古代遗产,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承载了大量社会发展的信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无锡召开了中国文化遗产论坛,与会专家提出了20世纪遗产的概念,而工业遗产则是20世纪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钱塘江大桥、富义仓、通益公纱厂旧址等近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而杭州众多工业遗产的发现,也为浙江20世纪遗产增加了重要内容。“以前,我们重视的是宅院府第、雕梁画栋,对日常生活等方面不是很重视。现在我们对工业遗存、手工业遗存,调查力度较大。”杭州市园文局有关人士表示。

  王明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一位老杭州,这次参与了余杭区的文物普查。王明达介绍,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杭州近代民族工业就发展起来了,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又建了一批厂,解放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又有一批大厂造了起来,“现在杭州还有不少较优秀的工业遗产,不过有一些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在王明达的带领下,记者昨天参观了杭州的两个近现代厂址。位于塘栖的杭州新华丝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鼎盛时曾有三千多名工人。新华丝厂的前身崇裕丝厂由南浔富商庞赞臣、刘梯青等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创办,以“双鹤”为商标,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1966年更名新华丝厂。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破产。

  京杭运河边的这家大厂破产后,留下偌大的厂房,厂里空空荡荡的。“这次普查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这批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办公用房。你看,青砖到底,木楼梯、木地板,真是好房子。”王明达介绍,房子是仿前苏联的样式建造的,保存完好。

  看得出来,这里已很久没人来造访了,玻璃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房子就怕没人住”,王明达有些担心这些房子的保护。他们建议把这些房子推荐为文保单位,并建一座杭州近现代工业博物馆。

  调查旧厂房,为何吃“闭门羹”

  大纶丝厂旧址,也是一家沿运河发展起来的近代工业企业,是杭州富商庞莱臣、丁丙联合创办的。庞莱臣本是湖州南浔人,这家厂始创于1896年,是当时浙江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之一。它的旧址仅存半堵大门围墙和两幢两层楼老房。现在,大纶丝厂旧址已在某厂内。记者和王明达本想去探访,但传达室的大姐却不让进,“要看镇政府的介绍信。”王明达解释,上次来看过,但这位大姐也不通融。隔着运河,我们看了这幢百年厂房的遗韵。“两边的驳坎是后建的,当时这个厂房还有个码头。”

  这次“闭门羹”也显示出了这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一个困境。尽管大多数单位比较配合,但有的单位担心一旦某个建筑被列为文保单位,其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对此,杭州市园文局有关人士解释,普查只是对文化遗产信息的调查,如何保护是下一步的工作。

  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和浙江省文物局联手,向读者展示更多文物普查的成果。如果你对身边的文化遗产比较了解,也可以写信与我们联系。来信请寄: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钱江晚报文艺部。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杭州]07年环境公报:西湖水质改善 运河水不理想
·07年杭州环境公报:西湖水质改善 运河水不理想
·运河沿岸工厂已纷纷搬迁 原厂区将成市民休闲之地
·往运河倒垃圾罚1500元 运河专项整治开首张罚单
·[杭州]都市圈共建黄金航道 京杭运河将东延239公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