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08月13日讯 今年,全省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事故超过247起,死亡近50人。
原来保障行人安全的斑马线,却成了死亡线。人们不禁要问,在斑马线前让人,难道真的那么难吗?
杭州的公交车给了市民一个答案,要做到这点,并不难。让我们来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霸王车”人行道前很“文明”
上周,媒体在杭城7条爱心斑马线上进行了体验,结果只有公交车穿过斑马线时会主动减速或避让行人,其他的车辆在斑马线前很少让人。
“如果在斑马线前减速,停下来让一下行人,怎么会把人撞飞,出这么多的事故!”杭州市民何春英说,自己今天就受到过公交车这样的“礼遇”,“我正在人行道边上犹豫,看到公交车慢慢停下来,里面司机向我挥手致意让我先走。当时就觉得那个司机师傅真好,实在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不过,现在我细心观察了一下,发现几乎每一辆公交车都会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了。”
她还告诉记者,她的家人和朋友近几个月来,都提到过这样的经历,大家猜测是公交公司一定采取了什么特别的措施,“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改变都是值得赞扬的。”
为什么杭州的公交车能在斑马线前做到礼让行人?
在老百姓口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私家车怕出租车,出租车怕公交车。”的确由于其“公共交通”的特性,承载着公共交通的公交车在街头往往带股“霸气”。一份2006年对于杭州公交车的网上调查显示,18.85%的被调查者对公交车都心有余悸。网友“如紫心情”在留言里如此表示,“有些公交车进站连转向灯都不打呼的一下突然靠站,出站又不管后面有没有车,横过几个车道。”发生在公交停靠站的伤亡事故也有多起。
然而,现在杭州市民欣喜地发现,曾经的“霸王车”,如今文明多了,途经斑马线时,只要有人准备横穿马路,公交车都会停下来让行。
“抢道”一次罚300
那么,杭州公交又是怎么做到的?
2006年,杭州公交开始在11路做试点,重点是人行横道线前的礼让问题,想通过试点,看看难度有多大,行人的认同度有多少,社会舆论反应怎么样。
刚开始,各种说法都有,有支持的,更多的是反对声音,质疑是在作秀,认为按红绿灯行驶,礼让完全没必要,是多余的。甚至有人提出按照现在的道路和行人的情况,大家都很难做到礼让。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别人都不礼让,就你一个人在礼让,不但很不现实,而且与事无补。
公司最后决定:“不能因为大家都在违反《交通法》,我们也去违法。”
2008年,经过试点,杭州公交在所有的线路上提倡“人行横道线前减速、礼让行人”的做法。到了今年要求更加严格,在人行横道线前必须做到“见人必让,让必彻底”,而且制度也跟上去了,把人行横道线的礼让列入五项安全规范考核,与安全奖和岗位工资等挂钩。
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经理翁军介绍说,我们要求每一个驾驶员在人行横道线前,必须做到“见人必让,让必彻底”,这已经成为驾驶员的一条安全高压线了。
按照规定,无论是市民投诉后查实的,还是公交公司在巡视中现场发现的,或是通过车上的GPS系统发现的,驾驶员只要过人行横道线时,不管有没有行人,没有减速的,或者有行人没有礼让的,发现一次扣3分,扣除当月300元的安全奖,扣满15分,下岗,交200元学费参加公司的安全培训,培训期间以事假扣除工资。另外,最严厉的是和岗位工资相挂钩,每满15分,扣3万安全公里数,按安全工龄的档次下降岗位工资,4次培训后解除劳动合同。
“这项制度实施以来,人行横道线前的礼让,现在已不是问题了。”翁军说。
养成让人“下意识”
“礼让行人,是最基本的要求。”杭州公交二公司六车队的驾驶员虞纯说,“1993年我学车的时候,师傅教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那时候,还没《交通法》,没像现在这样规定人行横道线前必须礼让行人,但师傅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看到行人,30米外,松开油门,减速;20米,减到15码,脚放到刹车踏板上;10米内,停车。说这是一个驾驶员最起码要做到的。”
这种被称为三二一操作法,成了虞纯的开车习惯。开了15年公交车,安全行驶50多万公里,没有出过一次事故。她说,以前开车,只要管住红绿灯,基本就可以了,现在红绿灯多了,没有信号灯的人行横道线也多了,车难开了,但是只要按照三二一操作法,养成了习惯,就不会出什么安全问题。整条线路上都这么开的,人行横道线前的礼让更加没问题了。
现在虞纯每天跑的线路是504路公交线,从平海路到转塘,一共17个站点,一个来回32公里。去的路上,有80条人行横道线,回来有81条人行横道线,其中,从平海路转弯到一公园,一站路,不到1千米,就有13条人行横道线。每天4个来回,一共要经过644条人行横道线。
这么多条人行横道线,作为老驾驶员虞纯哪怕每天自己要最少迟半个多小时下班,也能做到每条人行横道线必须礼让,那么年轻的驾驶员能做到吗?
“能!现在我们的驾驶员包括年轻的开始养成下意识的反映,看到斑马线,不管有没有人,一定养成减速、刹车和让人的行驶习惯。”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智宏告诉记者,因为培养驾驶员这种习惯,除了驾驶员本身的职业素质外,还有安全教育、检查和考核相结合的规章制度在支撑和监督他们。
记者在采访中,很多市民都认为,车让人的概念提出已有很多年,但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真正把概念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让人们感受到其中的变化。市民的观点,在杭州公交已经得到了印证,只要形成制度,像车让人这种行为是完全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