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和谐村居:1500和谐员成群众信得过"老娘舅"

2009年08月2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8月25日讯 在申嘉湖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上的原因,施工方未与欣杨村的村民深入协商,自行改变通道方位,村民对此意见很大,欲阻挠施工。天凝镇和谐员毛福元得知情况后,立即向镇、村干部汇报,并与镇村干部一起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解释,最终得到村民的谅解,成功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老娘舅”、“大阿姐”、“福元调解工作室”、“洪银新居民和谐工作室”……嘉善县185支和谐员队伍,1506名和谐员活跃在全县城乡,调解邻里间的家长里短,充当“和事佬”,成为构建和谐村(居)的最活跃因子。今年上半年,全县民间和谐员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2件,调处率达95.6%。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不断发生。嘉善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市首创综治司法信访联动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民间和谐员队伍建设,聘请群众威信高、熟悉基层的老党员、老干部、企业主和热心社会工作的村(居)民代表担任村(居)维护社会稳定、调处矛盾纠纷的和谐员,以此拓展群众诉求渠道,了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及利益纷争,对基层社会治安和不稳定因素早预警、早控制、早解决,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和谐因素和力量。

  “设立和谐员的目的是进一步调动群众的力量,协助公权机构调解社会矛盾,增加和谐因素,促进矛盾纠纷在村民内部解决。”嘉善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建平说。今年年初以来,嘉善县出台有关政策,明确规定今年底全县各村(居)全部建立诸如“民情工作室”、“个人调解室”等形式的社会和谐员队伍,每个村(居)至少要有1名以上的诸如个人调解员、民情工作员、“老娘舅”等形式的维稳和谐员,深化“和谐促进工程”,巩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并举办“量身定制”的专题培训班,统一制定调解工作纪律、工作流程和印制民情日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全程跟踪。和谐员立足于抓苗头,做到“家庭矛盾不出门、邻里纠纷不出场、村组矛盾不出村”。今年4月,翁村村有个个体老板在回收加工丝料时,发现一织机户加工的丝料与发货原料相差100公斤,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和谐员毛寿兴得知情况后,马上赶到个体老板家,先稳定住双方的情绪,然后分析原因,经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劝说,双方最后达成和解。

  目前,嘉善县共建立民情工作室92个,聘请民情联络员433人,共接待群众2691人次,化解矛盾纠纷709起。今年2月,姚庄镇一妇女患子宫肌瘤,其家人认为是服用政府免费发放的避孕药引起的,要求政府赔偿47万元。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向其解释说明,但其家人仍多次上访。村里的和谐员组织本村一些老同志,到患者家中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使该患者家人心悦诚服。姚庄镇南鹿村薛佳余说:“现在有了民情联络员,政策道理有人讲,思想疙瘩有人解,家庭不和有人劝,邻里纠纷有人调,群众要求有人提,我们有了信得过的‘老娘舅’。”

来源: 嘉兴在线 作者: 徐雪娟 王文根 编辑: 施宇翔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