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08月28日讯 近年来,我省在干部工作中坚持重视基层的导向,一方面,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一方面,重视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到党政机关工作,着力形成“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把基层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
【基层典型】 “8月是镇集中整治违章建筑月,忙得够呛。”身为嘉兴市秀洲区人口计划生育与卫生局一名中层干部的闾斌,自从去年6月被下派当王江泾镇镇长助理,协助做征迁工作后,“忙碌”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都说征迁是最难啃的骨头,但以前坐在办公室不觉得,现在亲身参与才品味到个中滋味。”感叹归感叹,33岁的闾斌干劲依然十足,“这一年多学到了不少,尤其是做基层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感觉提高了不少。”
闾斌联系的村去年发生了一起群体性事件,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闾斌一边耐心地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稳定村民情绪,一边陪同村民代表主动找有关部门协调,使事情很快得到解决。
【新闻链接】基层一线,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大舞台,是组织锻造优秀干部的大熔炉,培养优秀干部的主阵地。
多年来,我省一直坚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和生产一线。从2001年开始,省级机关先后下派313名年轻干部赴县(市、区)和重点工程挂职,并外派一大批素质比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新疆、西藏等地挂职。从2002年开始,录用的基层工作经历不满半年的公务员,限期下派到县级对口部门、乡镇(街道)机关锻炼。
选派省市县三级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工作指导员。从2004年至今,全省共选派4批14万多人次派驻到全省3万多个村。
建立信访督查员制度。至去年底,全省共有1000多名新提任干部和后备干部到信访部门担任督查专员。
坚持和完善选调生制度。从1996年开始,在考录到乡镇(街道)机关、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公务员中,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条件,择优确定选调人员。目前,我省已确定选调生13批2400余人。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从2006年起,我省先后3次共公开选聘了18500多名大学生“村官”。
把选人用人的聚焦点投向一线
【基层典型】今年6月,温州市委面向全市公开竞争选拔31个副县级职位。从一开始,温州市委就明确提出“注重年轻、注重基层”等干部任用导向。
为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意愿,确保选拔过程公平公正,在6月20日的面试中,温州市还组织了110名人员担任评委、24人担任现场监督员,其中群众分别有22人、12人。
“我在社区工作了10多年,当评委面试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做梦也没想到。”在第2考场当评委的水心街道桃李社区党支部书记朱玉玲认为,让基层群众当评委,有利于选出那些真正实干、肯干、能干的领导干部。
结果,从1500多名报名者中选出的31名新提任副县级领导干部,有15人在基层乡镇(街道)一线任职,13人在基层一线工作10年以上,其中2人超过了20年。
【新闻链接】多年来,我省各地坚持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投向基层,投向一线,着力改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
2000年以来,我省省直部门先后4次面向社会开展了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共选拔了114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向基层一线倾斜、重视基层工作经历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基层“三优先”。即提拔使用干部时,优先考虑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干部;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使用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对优秀的基层一线干部,优先予以提拔使用。
探索科学选人用人的基层导向。从2005年开始,在市县和党政工作部门先后开展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一个意见、五个办法”长效机制,突出注重基层导向。
不断规范选人用人程序。2004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试行市、县(市、区)党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的意见》、《浙江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等一批法规性文件,把重视基层的理念落实到具体政策上,为把选人用人聚焦点真正投向基层一线提供了制度保证。
加快形成来自基层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基层典型】今年8月初,姚者新通过桐庐县乡镇(街道)团委书记选拔成为新合乡团委书记。
和其他4位新任者不同的是,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姚者新,原是一名没有公务员身份或事业编制的大学生村官、旧县街道合岭村党支部副书记。
“这次选拔特意确定一个职位,面向在农村和社区工作1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定向选拔,正式任用后转入乡镇事业编制。”团县委书记李鹏说,这样做的目的是重用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经过几轮严格筛选,前年9月成为村官的姚者新,从15名参选的大学生村官中脱颖而出,成为杭州首名从村官中选拔出来的乡镇团委书记。
【新闻链接】既要鼓励立志成才的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也要给经过锻炼、基层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基层干部,提供足够的机会、通过合适的机制及时选拔出来。这是近年来我省探索来自基层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的精要所在。
省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今后省级机关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占新录用公务员的比例,以及从下级机关选调人员占转任公务员的比例,都要达到一半以上;除专业技术性较强及一线执法岗位外,市、县机关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要逐步占到新录用公务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乡镇机关主要从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其他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录。
去年的全省公务员公开招录工作中,共有292个公务员名额面向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比2007年增加了101%。
从2002年开始,我省先后5次共组织考录了700多名优秀村干部。从去年开始,每年安排乡镇招考计划数的20%面向优秀村干部进行公开招录。
记者点评: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才”,这是我们党多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
可以说,在基层锻炼、到一线磨炼,是一个干部健康成长的路径选择,是一支队伍结构优化的必举之策。
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省的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经验、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
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坚持强化干部工作的基层导向作用,花大力气探索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也需要我们的年轻才俊增强基层意识,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始终关注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