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工龄工资留住老员工,保底工资招揽新员工
“用工荒”不用慌 政府、企业积极应对劳动力紧缺

金华劳务市场内没有了往日的拥挤。吴中平 摄

   浙江在线09月03日讯 今年7月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报告显示,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而同期的求职总人数却只有35.4万人,用工缺口达到25万人。记者近期在温州、金华等地的劳务市场调查发现,不少企业确实碰到了招工难问题,如上个月,温州市职业介绍服务指导中心一共推出4.95万个岗位,但来找工作的只有3.63万人,普通工人缺口达到了9911人,这些信号似乎透露出一个信息:“用工荒”又卷土重来了。

  究竟这是不是“用工荒”?昨天,省就业管理服务局副局长曹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目前我省有些地方的确出现了招工难现象,但只集中在某些行业或某些工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工荒”。

  记者采访发现,政府部门和企业正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应对此次非典型性“用工荒”。

  [原因]

  季节性订单增加

  新增劳动力减少

  这段时间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小,部分企业接到的季节性订单多起来了,生产逐渐恢复。但因为原先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被迫进行了大规模裁员,所以在短期内出现了用工紧缺,如温州的制鞋业和绍兴的纺织业。不过这些企业有一个共性,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劳动时间长,劳动保障相对较低,平时就比较难招到员工。

  “现阶段,企业最缺一线的生产工人。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来劳动力在减少。”曹建国分析说,以前,来浙江的外省劳动力每年以10%—15%在增加,但这几年不到10%,而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增量不超过5%。

  究其原因,除了新增劳动力总量减少外,另一个因素就是中西部的劳动者返乡了,并不是真正的工作岗位过多、人力资源缺乏。

  去年,国家提出要投入4万亿元扩内需,促增长,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到了中西部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各省份GDP增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这使很多当地劳动力不再千里迢迢来浙江,而是在当地找工作。

  [应对]

  给老员工发“工龄工资”降低新员工用工门槛

  “在这样的境况下,与其讨论‘用工荒’的由来,不如想想怎样化解眼前的困境。”在浙江光科电器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张福林看来,公司现在需要增加4条流水线,有100多人的用工“缺口”,如今只招到了30多人,剩下的任务很艰巨。

  张福林说,公司已经想出了应对招工难的办法,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套。

  对内,首先要稳定老员工的情绪,让他们安心在企业上班。这边招不到人,如果那边老员工再离开,麻烦就更大了。所以企业最近给每个老员工,发了600元的“工龄工资”。

  在张福林看来,给老员工增加福利,不但能让老员工感受到自己对企业的重要性,对眼下的招工也会有好处。不少外来务工者,会和老乡们介绍这里的情况,比较哪些企业待遇好,哪些企业可以做得长久,那么类似“工龄工资”这样的福利,就会成为吸引点。

  对外,企业没有盲目提高招工时的工资承诺,因为给新员工过高的待遇,对老员工来说不公平,企业发展也要按规律办事。但企业降低了用工标准,比如,招不到熟练工,就先招一些新手过来,由公司负责培训,等他们上手了,再安排到产生线上。

  来自温州瑞安的谢开连,是中国健力粘扣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最近他也在为招工奔波,“我们一方面抓紧招人,另一方面对公司已有的800多名员工,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发挥更大效力。我们特别加大了对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希望借助新的平台,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支付保底工资到外地开招聘会

  永康市天鑫公司董事长俞振贤说,他们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就对员工说明,无论旺季、淡季、第一个月,公司都会支付保底工资800元到900元/月,以此来留住劳动力。

  “考虑到现在有不少人呆在老家还没出来,我们采取老乡介绍老乡的方式,只要试用期合格,就奖励100元,如果介绍技术骨干过来,就奖励400元。”俞振贤说。

  而在各地人力资源市场上,金华市招工企业开出的薪酬比春节后明显提高,保底工资大都在1500元以上,技术熟练工达到了2500元。“只有涨工资,才能留住员工、吸引员工。”一位企业主说。另外一些企业还改善了员工的住宿条件,增加了福利待遇,以留住老员工。

  “我们正准备组织企业再到外地去开专场招聘会。”义乌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副局长季孝义告诉记者,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带着企业在湖北巴东、陕西汉中举办了两场,效果不错,同时他们也正在通过全国各地的劳务合作基地帮助企业招聘工人。

  “我们是多管齐下,一方面我们在劳务合作基地帮助企业宣传招工信息,另一方面也组织企业前往劳务输出较大的地区进行招工,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企业走出招工难的困境。”季孝义说。

  完善用工制度

  整合人力资源

  “要解决招工难,光靠企业开一辆车到外地拉点人回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曹建国说,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完善用工制度,比方说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改变招工用工方式等,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机械化程度。

  同时,作为劳动保障部门,将继续加强与四川、安徽、江西,劳务输出地的联系,并及时公布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信息。其实从2006年开始,我省各级劳动部门已开始牵手江西、四川、安徽、河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劳动部门,共同挖掘和输送劳动力。仅温州市就在河南、山东等省的共6个城市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把当地的技术工人“紧急”输送到温州。

  温州劳动保障局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王瓯翔副书记说,面对劳动力资源源头不足的现状,他们已连续举办了近10次公益性招聘会,希望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问题。他建议企业对已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或利用技术改造等提高生产力,缓解招工难。

  此外,我省也在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改善居住条件、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等,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愿意留下来。

  ●新闻助读

  “用工荒”

  只是短期现象

  近段时间,有不少媒体报道浙江出现“用工荒”。对这一判断,曹建国一直持“保留态度”。他说,现在经济确实有回暖迹象,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我省的就业形势,不能轻言“用工荒”。

  因为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多是补员和接到新订单后的临时招工,还没有形成大批量招人,目的是为应付近期订单回暖的临时招工。

  “如果一味强调‘用工荒’,直接后果就是没有找到工作的人都来浙江,结果发现求职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一时间找不到工作,造成劳动力大量滞留,给当地带来压力。”曹建国分析说。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眼下所谓的“用工荒”,主要还是季节性订单增加造成的,而不是真正的需求持续增加,引发的人力资源紧缺,所以这种“用工荒”应该是短暂的。温州有36万多家民营企业,而且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旦劳动力市场供需产生矛盾,就很容易被放大,看上去就像“用工荒”。

  周德文说,判断用工缺口是不是长期的,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一是市场需求有没有持续增加;二是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有没有提高,是否具备了众多核心产品;三是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没有完善。如果上述几点都得到了解决,用工“缺口”依然很大,那么可以说真的“用工荒”了。但从当前情况分析,还没到实质意义上的“用工荒”,所以大家应该理性面对。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闹了多年的“用工荒”再度席卷禾城
·外贸回升强劲企业措手不及 浙江出现反季节用工荒
·钱江晚报:用工缺口已达5万多人 温州又现“用工荒”
·用工缺口已达5万多人 温州又现“用工荒”
·岗位3700个仅300多人应聘 服装企业遭遇“用工荒”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