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当副检察长十多年,给家里留下的是15万元债务;因为家里穷,付不起学费,女儿高考第二天就去打工……
刘庆龄,龙泉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因为缺钱,女儿上不了大学,但他却并不看重钱。这就是刘庆龄的金钱观
今年6月2日,刘庆龄病逝,留下了15万元债务。
“他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谈到刘庆龄,几乎所有龙泉检察院的工作人员都不忘说这么一句话。
“穷”这个字,使得刘庆龄对家人和自己特别苛刻。
2003年6月9日,女儿刘蔚在高考后的第二天就成了打工者。
“高考前一周,爸爸和我谈话,说家里穷,供不起我上大学,找个工作吧!”
父亲的话让刘蔚一下子难以致信:“当时他满脸灰暗,充满内疚,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好长时间后,他哑着嗓子说:‘念了这么多年书,还是去考一下吧!’”
一个多月后,尽管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家,刘蔚也没去。此后,她一直在打工。
尽管缺钱。然而,他并不看重钱。
2006年,刘庆龄被评为“浙江省十佳检察官”,省检察院给他发了2000元奖金。钱刚到手,他却来到政治处,说要把这笔钱以集体名义捐给“希望工程”。
“你拿回家补贴一下自己吧!”政治处的同事们反复劝说。
“这是集体的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这钱我不能要。”刘庆龄却死活不肯,最后政治处只好收下了这笔钱。
2008年,刘庆龄的女儿刘蔚结婚,同事们瞒着他,把这2000元以“红包”的名义交给他女儿。
直至死,刘庆龄都不知道这件事,因为没人敢告诉他。
妻子常年打工,月收入只有700多元,他却不愿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这就是刘庆龄的组织观
今年5月份,刘庆龄已在弥留之际。
住院期间,检察长阙建平一次次去医院看他:“每次,我都握着他的手问:‘老刘,你还有什么事要我们做的?’他每次都说:‘你们工作这么辛苦,还来看我,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怎么还好意思向你们开口呢?’”
妻子常年打工,女儿工作也不稳定,儿子工作当时还没着落,家里还欠着大笔债务……照理说,刘庆龄有着很多牵挂,然而,他却始终不对单位领导开口。
绝不麻烦组织,有什么困难,自己扛,自己顶,这就是刘庆龄的人格魅力。
正因为有了这份魅力,今年6月4日,龙泉市殡仪馆为刘庆龄举办了追悼会, 1000多位群众自发前来送别。
即使退居二线,拿一天工资,就要工作一天。这就是刘庆龄的事业观
刘庆龄是公认的“工作狂”。
1993年8月,45岁的刘庆龄从龙泉市农业局党组书记的岗位上,调任龙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原先搞农业的,到专业性很强的检察机关工作,适应起来难度不小。
然而,刘庆龄却借来法律书自己啃。“缺少的法律知识,要一点一点地补上去”。刘庆龄说到做到。从当副检察长开始,每晚他办公室的灯都到很晚才熄灭。
龙泉市检察院的档案清楚地记着,刘庆龄共签署或参与批捕、起诉的1986起案件,无一错案。
2001年3月19日,刘庆龄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久,他退居二线。检察院领导的原意是让刘庆龄安心养病,而他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原因,批捕科只有两个人,一年有近200件案子,忙得不可开交。刘庆龄听说后,主动请求过来帮忙。
“即使退居二线,拿一天工资,就要工作一天!”每次要求工作时,刘庆龄都要说这么一句话,他天天来转悠,弄得大家很不好意思,最后只好给他事情做。
今年5月,刘庆龄到了弥留之际,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一次,他清醒过来后,对我说,今年院里很忙,等病好一点,就再去院里帮帮忙,再去办几个案子。”女儿刘蔚说。
在外面,家人不能说自己是副检察长的家属。这就是刘庆龄的人情观
今年6月4日中午,龙泉市殡仪馆,在刘庆龄的追悼会上,前来悼念的人群中,正好有几位“国镜药业”的员工,这时他们突然发现在刘庆龄的家属中,居然有和他们一起工作了多年的吴芝英。
“你老公不是拉黄包车的吗,怎么变成检察长啦?”他们不解地问。
共事了多年,同事们一直不知道吴芝英的丈夫是干什么的。这源于刘庆龄的一条“家规”:绝不许对外人说他是干什么的。
女儿刘蔚说,父亲生前经常对他说,做了检察长,就不能过多地交朋友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更不能变成“求情”的砝码。
对家人,他严格要求;对自己,他也同样如此。
生前,每天一吃完晚饭,刘庆龄就会躲到自己的卧室里,看书或者看电视,绝不在客厅里出现,因为客厅边就是大门,这样就能不让别人发现他在家里。
这样,刘庆龄成了几乎没有朋友的人。他死后留下的15万元债务,几乎全是向同村人借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格魅力,刘庆龄才更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