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浙江皮革服装城。
如今的海宁中国皮革城一派时尚景象。
浙江在线09月11日讯
“浙江辉煌60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昨天在杭州举行。
和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以浙江社会经济60年间翻天覆地变化的宏大内容比较,第二场发布会的主角却“由大变小”地换成了一个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的15年发展历程。
不过,与会的专家却告诉记者,在海宁这样的江南之地,却诞生壮大这样一个本该发轫于塞北牧区的皮革专业市场,其实正体现了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无中生有,“无土栽培”。
1.3秒就生产一件皮衣
48秒就做出一组皮沙发套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宁市副市长施震东骄傲地报出一串数字:“在海宁,平均1.3秒诞生一件皮衣,平均3秒钟就能生产一只工艺更复杂的皮夹;平均48秒制成一组牛皮革沙发套……”
对于不是牧区,不养牛羊,地处钱塘江边,本只以八月十八钱江潮出名的海宁,却做出了这样一个巨大产业,施震东没有理由不自豪。
这种自豪,靠的是浙江人的努力、精明和长远眼光。“不养牛羊,不产皮料,这都可以去塞北产区购买调运,关键是浙江上海江苏这样的富庶之地绝对有消费能力容纳下一个皮革专业市场。”最初的建设者下定了这样的决心,开出了这样一个方向,才有了如今的辉煌。
“材料运进来,产品卖出去,钞票赚进来。”这句民间总结,正刻画了这些市场的发展轨迹。其实,浙江的众多专业市场,差不多都走过和海宁皮革城一样的道路。
昨天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一位经济专家对记者分析说:“对于浙江这样一个资源小省来说,如果非要依托资源再建设市场,那也许到现在也没多少成功的例子。但浙江人就是有眼光,知道‘为我所用’这个道理,才‘无土栽培’出了一棵棵日进斗金的‘摇钱树’。”
三定宣传口号
折射“大市场”眼光
1994年9月22日,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前身“浙江皮革服装城”正式揭幕。当初的宣传语是“买皮衣到海宁”,随着广告的传播,迅速成为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消费者的一句口头禅。短短三个月,成交5.8亿元,让人对这个新市场刮目相看。
可不久之后,市场名称就换了,“浙江皮革服装城”更名为“中国皮革城”,“买皮衣到海宁”也升级到“皮衣时尚,潮起海宁”,后来又进一步升级为“我看世界,风尚看我”。
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昨天告诉记者,“买皮衣到海宁”这句广告语是海宁中国皮革城初期快速扩张的写照;“皮衣时尚,潮起海宁”则意味着海宁中国皮革城以时尚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转型;而“我看世界,风尚看我”则进一步在全球化视野下思考和运筹皮革时尚产业发展及消费。
的确,随着市场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家已经习惯于站在更高的起点看问题。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也给海宁皮革城一个启迪:必须将“纺锤型”转变为“哑铃式”,即加大设计、研发、营销、品牌等产业链两端的功能,不断向产业“微笑曲线”高端进军。
“有内涵的皮衣会说话!”海宁市耐特利尔皮具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卫明常说,“创意和时尚是下一个15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