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1958年阅兵的民兵合影,后排右数第三是骆永法。
骆永法正在讲述当年的激动
摄影 顾鸿飞
和绍兴姑娘金燕一样,骆永法手上也有两张和国庆有关的照片。
它们分别拍摄于1958年和1959年,照片是黑白的,都差不多只有银行卡那么大,以致连照片中的人长什么样都很难看清,即便你借用放大镜——因为照片上人太多了,有30多个人“挤”在这个方寸间。
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但对这位76岁的老人来说,这都是一辈子都没法忘却的记忆。
作为首都民兵师的一员,他有幸连续两年在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上列队行进,接受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
国家水电总局总共就选了两个人
骆永法是福建人,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
他教了3年书后,任职于国家水利电力部下属的水电总局。
在水电系统工作快满一年时,1958年8月底的一天,有领导告诉他,要他参加北京“首都民兵师”方队,参加当年国庆的阅兵式。
和他一起被选派的总共只有两个人,“是水电总局当时300多号人中的两个。”骆永法说。
为什么自己会被挑中?上头没有明确说过,但按骆永法的理解,很可能自己是党员,表现又好,还有他有1.75米的个子。
“不管怎么说,能被选中,就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但他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代表的是整个水利电力系统。
在他印象中,当时尽管没保密一说,但他们都很自觉,不会拿这个事情去乱说。事实上,他们也没这个时间,因为第一天通知下来,第二天就被拉去训练了。
在这两年里,他也是他们单位惟一一名连续两年被选中的人。第一年他是战士,第二年就成了副班长。
副班长做什么?他说,除了要以身作则外,还要管他们系统选派的人在生活纪律方面的事情。
骆永法说,那时搞的是封闭式的军事化训练。
在他印象中,所有首都民兵师成员都被拉到了一所学校——白天训练,晚上就在教室里,席地而睡。
到了那里,他们每人都会领到一支步枪和一条子弹背袋,“但里面都没子弹。”他说,除了这些,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得自己从家里带来,包括粮票、参加阅兵式的服装等。
那是个物资并不富裕的年代。他说,平时训练他都穿衬衫,国庆节那天大家穿的几乎都是中山装——这身行头,都是他们很多人平时舍不得穿的。
为什么没有“向左看”?
在这为期1个月的集训中,他们主要训练列队、正步走,以及向右看。
为什么没有“向左看”?他说,在国庆节当天,他们的队伍是从长安街由东向西列队行进的,“向右看”是在经过天安门城楼前的动作,“面朝国家领导人。”
和现在一样,训练很辛苦,但教官每天会特意预留一点打球时间,“这可以让我们稍微轻松下。”
有些习惯让他受益终身
1958年,骆永法参加集训时,刚好赶上他老婆去北京探亲。
因为在集训,他们两人压根就没见着面。国庆节阅兵时,他老婆特意去了天安门,“人山人海”的,还是没见着骆永法。
对骆永法来说,这两次经历下来,让他一生引以为豪。
还有些习惯,也让骆永法受益终身,尽管他现在已退休,在杭州安享晚年。
比如,这个从没正式当过兵的人,学会了如何把被子叠成扁方形的“豆腐干”,以及昂首挺胸的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