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隆隆机声打破原野的宁静,浙江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历史性跃变
在温州,今年八十高龄的林兆麟是位小有名气的收藏家,举办过多场粮票展览会。
林兆麟1970年进入温州市粮食局工作。1993年初,听说粮票将退出历史舞台,他着手收集,目前收藏了全国各地的粮票8000多种1.6万多枚。“粮票从1955年起伴随着全国人民度过了近40年的岁月,在计划经济年代,粮票常常‘一票难求’。”林兆麟感慨道。
新中国建立初期,物资紧缺,买米买肉要票,买油买煤要票,买布买衣也要票。方寸票证的兴衰,见证了华夏儿女与贫穷、饥饿的抗争,也见证了农业、工业、商业的发展。
60年后,中国经济走出短缺,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而浙江,则成为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优等生”。
千百年来,浙江人民依靠农本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机器的轰鸣打破了原野的千年宁静,工业化大生产为浙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富足和繁华,“浙江制造”誉满天下。
经过60年的发展,浙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工厂”。200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03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045倍。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发挥纺织、服装、化纤、皮革、食品加工和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临港重化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今天,浙江人用走遍天下的浙货,将短缺经济尘封在记忆之中。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数十万经商大军经销着170余万种商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此常驻采购商品的外商就超过1万名。
60年风云激荡,浙江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1949年的68.5∶8∶23.5,转变为2008年的5.1∶53.9∶41,浙江完成了从落后农业社会向先进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跃变。
在工业革命带来隆隆机声的同时,浙江人稼穑千年的田野,也在发生历史性的变迁,“高效”和“生态”成为七彩土地的新使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浙江的农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浙江人“什么来钱种什么”,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省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已连续24年位居全国省区首位。
服务业悄然兴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年至200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49年的23.5%提高到2008年的41%。
随着经济总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发展先进制造业,寻求科学发展成为浙江的时代选择。今天的浙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转型升级加快推进。2008年,浙江的单位GDP能耗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三位(由低到高),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十一五”前3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累计分别下降9.5%和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