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新中国成立60年,浙江人创造出令无数学者着迷的经济奇迹,浙江经济成为新中国崛起进程中的一股强劲动力。
新中国成立60年,从“为吃发愁”到“为吃什么发愁”,从四季不变的中山装到姹紫嫣红的“潮人装”,从守着“铁饭碗”到走遍全球、创业创新,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强劲步伐,浙江人的生活日新月异,浙江人的选择多姿多彩,浙江人的幸福绚烂如花。
浙江传奇一甲子,幸福飞越六十年。
从缺吃少穿到生活富足,浙江人衣食住行全面升级
每逢周六,在位于杭州湖墅南路的杭州收藏品市场,家住杭州城西雅仕苑的吉国华总是忙着淘宝。但他淘的既不是瓷器,也不是书画,而是一张张泛黄的“布票”。他说:“以前靠它生活,现在靠它投资。”
从生活到投资,票证用途的变化,浓缩了浙江人60年的生活变化。
人们还记得,在那短缺经济年代,形形色色的票证,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硬通货”,买米、买面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而有了票证还要排队,因为物资匮乏。
食品匮乏,穿、住、行也无一例外“寒酸”。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服装款式和颜色还极其单调,在60年代的困难时期,穿补丁衣服更是成了“流行”;住房更是普遍紧张,几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外出有辆自行车已经很有面子,坐私家车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今在浙江,这些人们曾经无比熟悉的生活旧景,早已留在记忆的深处;那些想都不敢想的美梦,早已在浙江城乡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寻常生活。
在鄞州区云龙镇云龙村,60岁的张国庆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摆摆手不愿意多说的他总是一句话:饭总是吃不饱,衣服总是穿哥哥剩下的。但是,一谈起现在的生活,他的开心事总也说不完:大女儿大学毕业,小儿子高中毕业后又学了一门厨艺,两人都已成家立业,有了子女,生活殷实。不久前,老人又用自己的积蓄盖了3间房,其中两间用来出租。开心的老人逢人便说:“托党和政府的福,吃穿根本不用愁,就盼着身子骨好一点,多享几年福。”
“不愁吃,不愁穿。”60年岁月荏苒,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千百年来中国人简单而朴实的生活理想变为现实,西方人“中国人无法养活自己”的论断在事实面前破产,一个小康生活的新时代已经在浙江全面展开:
浙江人的钱包越来越鼓了:194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6元和47元,到200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增加到22727元和9258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5%和6.3%,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年均实际增长8.1%和8.5%。
浙江人的大件越来越多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行车到今天的汽车;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到今天的液晶电视、电脑、汽车……几十年前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如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浙江人住得越来越宽敞了。城镇居民经历了由集体宿舍、小套、中套住宅到大套住宅的更换,实现了从租房到购房的跨越。
从单一到多维,浙江人的生活选择越来越多
生活因选择而美好。对70多岁的朱爱宝大娘来说,这是一个硬道理。
老人家住桐乡市龙翔街道,儿子在杭州工作。前段时间,刚上班不久的孙子买了辆私家车,带着她去杭州,只要40多分钟。而在30多年前,老人想去杭州看儿子,必须到乌镇轮船码头乘“苏杭班”轮船,在船上颠簸4个多小时才到达杭州。
不仅是出行。60年来,和朱爱宝老人一样,日子越过越殷实的浙江人,生活中的选择越来越多,从发型到穿着,从读书到就业,从省外到国外……一扇扇新的机遇之窗在向浙江人打开,浙江人的生活从单一变得多维。
变化“写”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在宁波,容光美容美发店曾是全市最有名的理发店。1972年就进入该店的殷银凤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烫头发,只有演员才可以凭证明烫发。而今,不仅理发店多起来了,而且层出不穷的新发型连殷银凤自己都看得眼花缭乱。
变化“穿”在每一个人的身上。1979年春天,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临时搭建起的“T”型台上,法国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和他的12名模特上演了新中国的第一场时装秀。30年后,浙江设计师带着自己的作品到法国巴黎、日本东京走秀,浙江人不再穿着清一色的中山装、连衣裙,洋溢着活力与个性的浙江“潮人装”与世界时尚同步。
就业也许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60年来,浙江人在创造着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奇迹。1949年,全省从业人员为850万人,2008年扩大到348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7万人。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浙江人率先打破“铁饭碗”,也因此找到了很多“金饭碗”,浙江人就业的视野放大到了全国乃至国外。
尤其是在农村。改革开放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我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了“中心镇培育工程”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200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中,非农比重达到80.8%,比1949年提高66.8个百分点;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比重达71.1%。
温州龙湾区蒲州街道江前村叶玉祥一家见证着这一变迁。在村子里住了大半辈子,以往靠卖蔬菜和家里的一头牛养大了4个孩子,如今,大儿子和一个女儿在温州育英学校教书,一个女儿到了国外工作,最小的儿子当了厨师,叶玉祥和老伴也住进了3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不久前,两口子在新房楼下开了家杂货店,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
选择丰富了生活,选择改变了生活。本月8日,秀洲区农民费新宝以回顾嘉兴解放60年为主题的60幅农民画,在秀洲区文化馆内正式展出,当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农民画作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谁能想到她的学画生涯仅仅只有4年,谁能不感慨如今浙江人生活的多姿多彩呢?
从传统到现代,浙江人的生活越来越时尚
“史上最长假期,去哪里旅游最好?”这几天,在杭州一家IT公司上班的乔君一有空,就要到一家网络社区去看一下自己发的帖子。
对乔君来说,发这样的帖子已经不是第一次。这几年,厌倦了跟旅行社出游的他,每逢节假日,就要提前到网上寻找“出游同道”,设计符合自己喜好的出游路线图。“这次也是,已经有不少资深驴友给我发了站内短信,我们正在设计一条绝对个性化的出游路线。”他神秘地说。
像乔君这样的“旅行者”在浙江已不在少数。60年来,从曾经可望不可及的“国外生活方式”到走入国内寻常家庭,从跟着旅行社到自组“驴友团”,从国内游到出境游,旅游变成了普通浙江人生活中的时尚。
变成新时尚的不仅是旅游。
投资成为浙江人的一种新习惯。曾几何时,浙江人秉承千百年来的生活传统,赚了钱就跑到银行存起来。而如今,钱存得越来越多的浙江人,不再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债到基金、股票,从沪深股市到纳斯达克,浙江人的投资意识和理财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开始缩短。
网络在浙江人生活中变得无处不在。村民在网上叫卖农产品,白领用鼠标“逛超市”;老师和学生在QQ上教学相长,父母在博客中记录宝宝的成长点滴……当宽带从浙江的城市铺到农村,人们发现,浙江人的生活与国际最新时尚如此之近。
说起浙江人生活中的新鲜事、时尚事,还有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保障者心恒安,在一个成熟的社会共同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指标,更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关键一环。
60年来,我省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我省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截至2009年6月末,我省企业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1355万、1122万、1254万、744万和709万人,389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512万和428万农民工参加了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362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0%。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统一推进的同时,我省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屡屡率先探索、率先实践。
1996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浙江在全国率先颁布《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轨道;200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标准(试行)》,促进就业工作从单一的城镇就业向城乡统筹就业转变;2003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以来,我省进一步将城乡统筹就业试点范围扩大到30个县(市、区),成为全国试点范围最大、取得成效最显著的省份。
一次次的“全国率先”,为的是让更多的发展成果为浙江百姓共享,为的就是让浙江人的生活水准更快与“国际水平”接轨,而这些制度安排也在浙江发展中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今年上半年,我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成为浙江经济迎难而上的一大亮点。而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正是浙江人敢于消费的底气所在。
一颗露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芒。60年沧桑巨变,写在浙江每一代人、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的身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创业创新的浙江人,必将创造出更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