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8日讯
这两天,义乌收藏协会理事老陈送完外孙上学后,总要到一个小工地瞧瞧。不久前,他在那里发现了不少“宝贝”。和几位收藏爱好者交流后,一致认为是商周时期的物品,极具价值。“众所周知,义乌建县始于秦。如果确定是商周之物,那义乌的历史可以往前追溯上千年。”老陈很兴奋,已带了不少藏友前去“淘宝”。
老陈寻宝之地位于义乌市政府后门的小土坡上。因施工需要,近期市府大楼东侧地块在掘土施工,挖出来的泥土就堆在工地附近。3天前,对陶瓷收藏颇有兴趣的老陈路过时,偶然进去一瞧,顿时眼前一亮,夹杂在泥土中的很多碎瓦片图案各异,“应该是‘老东西’”。
在这些残片中,有一种瓦片引起老陈的特别注意,“这种双面瓦,一边是菱形纹、一边是绳纹。据我了解,应该是商周时期的陶片”。他立即采集了几块碎片,找同行确认。“我们翻阅了很多资料,也深有同感。”义乌收藏协会副会长童晓很感兴趣,马上到实地察看,也捡了几块“宝贝”回来研究。“前两天,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了伏羲台之谜。我仔细比对过,和伏羲台出土的商周陶片纹饰如出一辙。”
昨天,童晓也带记者到现场一探究竟。在大片土堆中,仅有两三处泥层中夹杂着大小不一的陶瓦碎片,既有双面纹饰,也有单面瓦。他认为,不同堆积层有不同年代的残片,汉代、明朝的都有。为此,他翻查过《义乌市志》,根据里面的记载,清代时,义乌市政府所在地就是当时的衙门,发现残片之地为“东厢房”,“所以,这里很可能是历代官署之地”。
更让他们觉得靠谱的是,据施工人员称,他们在附近还发现了一口水井。不过,现在那里堆满砖块,无法找到确切位置。从附近残留的碎片看,童晓认为很可能是汉代时期的水井。
在土堆现场,记者还发现多处挖掘过的新痕迹。“可能有不少人来捡过。”站在土堆上,童晓也戏称,“随便踩一脚,指不定就是数千年前的古物。”
为印证这一说法,记者捡了几块残片拿到义乌博物馆请文保专家鉴定。该馆馆长吴高斌将瓦片洗净后,细细察看,初步认定为汉代夹砂灰陶。“这种瓦片比较常见,没有太大价值。”吴高斌说,迄今为止,义乌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发掘出西周时期的古墓葬,但没有发现遗址。而汉代的物品很多,汉井也有,当初兴建绣湖广场时,也曾发现过汉代的陶瓦碎片,还有13口密密麻麻的水井,“说明当时这一带是人口主要聚集区,古人类活动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