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29日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加工小作坊量大面广、点多分散,始终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全国性一大难题。自2005年1月1日,质监部门承担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以来,我省质监部门率先在全国展开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提高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水平的整规方法。浙江的经验被形象地归纳为“五龙治水”,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五龙治水”即食品小作坊整合提升的五种模式,分别是“专业合作”、“龙头带动”、“协会推动”、“股份联合”和“区域集中”。
通过整合提升,全省先后约有1.6万家小作坊取得了925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还有相当一部分食品加工小作坊在无法达到监管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艰苦的工作劝其关停并转。截至去年底,我省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从3万余家减少为1.5万余家。其中仅“两豆”(豆制品、豆芽)专项整治,全省就关停并转“两豆”小作坊近2000家,培育豆制品获证企业295家,获证豆制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90%以上。
全省质监系统始终把正确处理整治与创业、整治与便民、整治与发展传统产业的“三个关系”放在第一位,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实施“ABC”分类整规和监管。其中A类为整合提升类,B类为整顿规范类,C类为关停取缔类。加大引导、帮扶的力度,努力促使我省食品加工小作坊行业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无人管”转变为“有人管”,从“无组织”转变为“有组织”,从“分散独立加工”转变为“集中生产加工”,使业主的知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生产秩序逐步规范,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整规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全省食品加工小作坊整合提升的进度明显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省级监督抽查平均批次合格率不断稳步提升。其中2005年为83.1%,2006年为88.3%,2007年为87.4%,2008年为90.8%,2009年上半年为92.2%,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茶叶等21种大宗消费食品均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