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对游客开放。
黄金周前两天,三大博物馆的游客量每天近2万人次。很多游客早上8点多就等在博物馆门口。
昨天9:00-16:30(开馆时间),三个博物馆游客人数:23090人,又创新高。
三大博物馆在拱宸桥,由老厂房改建而成。
其中,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在桥西原土特产仓库的基础上改建。中国扇博物馆,利用了原通益公纱厂的老厂房。
别看这三个博物馆外表陈旧,馆内的陈设却很现代。博物馆采用互动装置、投影等方式,展现了张小泉、王星记等杭州老字号的历史变迁。
建立三大博物馆,保护了杭州老字号;选择建在老仓库,又保护了杭州的工业遗产。老字号与工业遗产相结合,是杭州的一种新尝试。
买一把剪刀免费刻字
西湖绸伞是这样做出来的
全世界最大的扇子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共两层,一楼展示剪刀,二楼展示各类刀剑。
刀剑馆最热闹的是“击剑游戏”互动区。手拿鼠标(无线操纵杆),看着屏幕,根据箭头显示挥舞手臂。时间70秒,得分高者赢。
昨天下午,几个小朋友等在那里,讲解员许潇解释道:“这两天玩的人太多,操纵杆没电了,所以下午一直在充电。要等一会儿。”
一楼剪刀馆,有最传统的剪刀作坊,展示张小泉手工制剪工艺。
在互动环节,你可以动手试试弹簧剪和支轴剪。剪刀头长的和短的,剪起来很不一样,从中体会剪刀的力学原理。
张小泉剪刀柜台前,围了一圈又一圈。
顾客买一把剪刀,可免费刻花、刻字。仙鹤、金鱼等多种图案任选。
埋头刻花的是张小泉集团技师王建林。他说:“这两天刻花,真的叫一刻不停!”
走进中国伞博物馆一楼展厅,可看到一把“万民伞”。伞没有撑开,伞面上绣着郑姓、汪姓等142个名字。
“这是把最具民心的伞。在清朝,有一位亲民的官员卸任离职,当地百姓送上这把丝织绣的伞,表达景仰之情。”
博物馆工作人员陈倩巧说,如果撑开这把伞,直径有4米多。
“万民伞”旁边,搭了一个台子,张金华女士正在做西湖绸伞。一把紫色绸伞已经做了一大半。
“我还是当学徒的时候学会做西湖绸伞的,20多年没做过了。手工做一把绸伞,至少一天时间。”
在这个展厅,有个投影很有意思:杨常利伞铺里,小伙计先把伞迅速打开、合上十几次,用手重拍伞面。然后,把伞旋转一下,扔到马路上,纸伞就像降落伞一样,没有任何损伤。
投影展现了福州纸伞的牢固。晚清至民初,杨常利“双喜牌”纸伞在福州非常有名。
前面两个博物馆看完,走桥西直街,再拐到桥弄街,步行约5分钟。中国扇博物馆在桥弄街19号对面。
一路上,可以在桥西直街吃点台湾小吃,休息一下。养足精神再进扇博物馆。
中国扇博物馆有一把全世界最大的扇子,出自杭州王星记。
扇高2.6米,展开来宽超过5米。扇骨木材做的,扇面用牛皮纸,扇面是手工绘的西湖全景。
“1994年,解放路上‘天工艺苑’商场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在商场后面的王星记厂房。当时这把扇子在厂房中间的墙上,却安然无恙。”讲解员说。
制扇互动区也很热闹。一个小女孩跳起扇舞,被拍下照片,不过想把照片洗出来,要付2元钱一张;在电脑里画画,这幅画可被做到扇子上,同样2元一张。
三大博物馆怎么去?
自己开车去三大博物馆,可沿小河路,过登云路向北两三百米,就到了。
博物馆有两个地下停车库。刀剪剑博物馆的地下车库可停90辆车;扇博物馆地下车库可停39辆车。
如果要停地面,扇博物馆外面可以停几辆。
坐公交车,最好是坐到拱宸桥桥东(运河文化广场),步行十分钟过桥(拱宸桥)即到。另外,小河路登云路口有1路车终点站,再步行七八分钟到博物馆。
刀剪剑博物馆门口对面,有一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
坐水上巴士,可从武林门出发,坐到桥西码头,上岸便是中国扇博物馆。
另外,这条水上巴士线新增了小河直街码头停靠点,沿途也可去新开街的小河直街历史街区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