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黄先生打进85100000,兴奋地说,吴山广场,旧藩署30号在旧房改造,工人挖地基时挖出一块很大的石头,石头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感觉上面应该有个圆柱子,柱子不晓得哪里去了,旁边还有青花瓷碎片。听老年人讲,清朝这里是个金库嘞!
黄先生今年40岁。他说自己就出生在旧藩署“吱呀呀”响的木结构房子里。
“以前房子破了,都是自家修修补补,现在沾上南宋御街(中山路)的光,政府免费给我们改造。”
那块让黄先生兴奋的石头,就是从他家厨房挖出来的。
石是白石,上圆下方,石面光滑如镜,可映人影。沿着圆面直径,有一条暗红的曲折纹路,像一道丝丝流淌的鸡血。
方石边长80厘米、圆面直径70厘米,凸出的圆面2厘米厚。
石头上无字据可查。
再看看一旁的碎瓷片。那只半片碗,上面有两行字,左边是“口吹”,右边是“短笛×××”。
还有一个残损的小酒杯,白瓷,杯身玲珑秀气,杯脚很长,有三四厘米,杯底刻着鲜艳的红印章,印章是篆书,写着烧制年代——大清同治年制。
回来反复推敲半片碗上的两行字,从右边读到左边,又从左边读到右边,感觉从右至左,即便认不出中间的三个字,也感觉像句古诗,把“短笛×××口吹”键入google搜索,查出一句:短笛无腔信口吹。再仔细看看碗上模糊的三个字,似乎就是这句。这句诗是宋代诗人雷震的七言绝句《村晚》中的名句,全诗为: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杭州一位古玩家说,碎瓷片上“短笛”后的三个很难辨认的字,应该是民窑烧瓷时,民间工匠随意写上去的。他们文化程度不高,背诗时常常掉句,于是就会随手勾画几个字交差。
查了一下,诗人雷震只知是宋代人,生平不详,也只给后人留下这首绝句。
听说瓷器是清代的,诗是宋代的,黄先生并没有失望,依然兴奋。他指着坐在旧藩署30号狭长幽暗过道里的一位年长女性说,“对,你问问我妈,清朝的事她听比她更老的老人讲过,听说这里是金库,那个石头是不是金库的顶梁柱底座?”
黄先生母亲姓陈,60多岁。她说,旧藩署这里前几年挖出过两个清朝的铁炮,还有一箱铜钱(周围邻居纷纷附和,哎,是的闹。)
“这里是金库,前面还有一座桥的,百狮桥,桥下就是百狮池,池里的乌龟木佬佬,咬人的……”
根据老人断断续续的描述,回来查到关于“旧藩署”一则完整版的轶事——
南宋初期,此处曾为殿司寨,驻扎守卫皇宫的禁卫部队,秦桧的相府曾搬到这里;元代是江浙行中书省所在,是统辖两浙、闽赣四道的东南军政中心。
至清嘉庆年间,改为布政使司,即沿用至今的“藩署”。当时藩署内设有金库,从地方百姓手里收缴的钱粮都存在这里。
尽管守卫森严,还是被不法之徒盯上了,钱粮接二连三失窃。守卫官兵查来查去,发现有人是从水路挖出密道,潜入藩署前的百狮池,通过藩署连接百狮池的下水道进仓库偷盗。
于是“高层领导”想出一招,差人从无锡太湖弄来巨鼋(读yuān,外形像龟,嘴短牙锐,头部突起,背甲暗绿色,上面长着许多小疙瘩,民间称其为癞头鼋)十几只,每只都有一百斤左右,凶狠无比。从此,循水路的盗贼害怕水中怪兽,不敢舍命下水偷银子了。
据都市快报 记者 刘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