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塘大桥全景
|
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
大桥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联系纽带,是一条通向舟山崛起的希望大道。
大桥时代是舟山跨越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时代,是现代海洋经济异军突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是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同城化的时代。
时值冬季,对舟山人来说,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捕捞归来的渔老大们带回了一船船丰收的喜悦。
今年,舟山人别有一番收获的喜悦在心头:从1999年开工建设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第一座跨海大桥——岑港大桥算起,全市人民期盼了整整十年的跨海大桥终于要试通车了!
舟山与大陆只能舟楫往来的历史,从此被滚滚车轮永远抛到了过去。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张开双臂拥抱舟山!
自从史前海平面上升以来,这片由天台山余脉所形成的岛屿,已经与华夏大陆隔海相望近万年,“海中洲”因此而得名。
今天,“海中洲”的历史将因跨海大桥而改变。在舟山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关于未来的猜想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中国最好的深水岸线,与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结合在一起,将会发生怎样的“聚变”?
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说:“大桥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联系纽带,是一条通向舟山崛起的希望大道。大桥时代是舟山跨越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时代,是现代海洋经济异军突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是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同城化的时代。”
大桥时代的舟山,将用大海般的能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沉睡千年的海洋,被大桥“唤醒”
冬日余晖中,西堠门大桥如一道彩练,横卧于茫茫大海。在桥头半山腰的观景平台,你可以一边与友人品茗闲话,一边欣赏眼前这创造了世界桥梁建设中诸多第一的“中国制造”,感受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契合。
在西堠门大桥未建前,这里就是一处荒山野岭,人迹罕至。大桥建设后,兴奋的定海区册子乡党政一班人突然发现,这里不正是大桥的最佳观景地吗?
今年6月,册子乡成立舟山市大桥风景旅游开发公司,象牙湾旅游区开发正式启动。根据方案,旅游区占地将达300亩,核心就是环绕门头山、约2公里长的游步道,中途设置7个观景平台。同时,还将建设酒店、海鲜排档等配套设施。目前,游步道铺设已近完成,行走在游步道上,就连土生土长的册子渔民也对眼前景致啧啧称奇。
没有西堠门大桥,象牙湾还将继续“沉睡”。而跨海大桥有如一根神奇的“宝杖”,所到之处,点铁成金,沉睡了千百年的海洋资源正在醒来。
舟山岸线资源丰富,其中深水岸线246公里,不仅全国第一,也是世界罕见。但与大陆岸线相比,舟山的岛屿岸线资源缺乏广阔的经济腹地支撑。
“大桥开通后,舟山的的岛屿岸线就可以变身为大陆岸线,开发价值成倍放大。”舟山市港务局副局长罗宁说,大桥建成之后,舟山港不但有了广阔的腹地,集疏运条件也大为改善,在传统的水水中转之外,可以发展水陆中转,实现港陆联动。随着更多深水岸线的开发,宁波—舟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
在金塘岛大浦港集装箱码头,码头总经办主任李晖告诉我们,码头所在地原是一片盐碱地,2004年,宁波、舟山港决定联合投资建设,完全建成后将有5个泊位,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总投资达到58.5亿元。之所以敢投如此巨资,跨海大桥是一个主要原因,有了这条陆上通道,30分钟内集装箱就可以运到对岸的镇海。
被大桥唤醒的当然不仅仅是岸线资源。在今年6月份完成的《金塘岛总体规划》中,记者看到,本来螺杆产业唱主角的单一产业图景开始变得多样:既有依托大桥景观打造的大鹏岛度假区,也有总规模达1000多亩地的新工业平台——西堠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这都是拜大桥所赐!”
舟山经济的前景,因大桥变得充满想象
尽管只是配件,“螺杆”却曾经是舟山工业的一个主要代表产品。直至今日,舟山螺杆产量依然占全国的80%。
但这个“第一”之下也有尴尬:因为没有整机企业,舟山每天有上千吨的螺杆运往江苏张家港,为那里的塑机企业做配套。虽然螺杆是塑机的核心配件,但做塑机的利润要比螺杆高出10%。
舟山“螺杆”为何就做不出舟山“塑机”呢?
“就是因为交通瓶颈!”在定海区岑港港口工业园区,舟山飞亚达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芝飞给出答案,一般塑机都在5米长、2米高左右,体积大,靠轮渡运输,成本太高。
发生在螺杆业的故事,只是舟山经济在“前大桥时代”的一个缩影:由于没有陆路通道,舟山发展的“拳脚”被牢牢束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跨海大桥的开建,打破了舟山发展数千年来的“宿命”,大大解放了舟山的生产力。
以岛建乡的册子乡,一直以海运、捕捞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不高。2004年桃夭门大桥开通后,这个曾经孤悬海上的小岛,资源优势立即凸现,5家大型修造船企业相继落户。
当我们来到册子岛南洋之星船业有限公司时,公司总经理钱发平正在安排人员去朱家尖机场接几位上海客户。他告诉我们,大桥通车后,就能直接派车去上海机场接客户了,可以为客户节省一个小时的路程。不仅如此,大桥通车后,公司还可以利用宁波、上海造船业的人才、产业资源。
舟山市副市长李善忠认为,跨海大桥一举改变了舟山在长三角城市格局中的地位,为舟山构筑起了一条全天候的大陆通道,形成了舟山至宁波、杭州、上海的三小时陆上交通圈,从而扫除了舟山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障碍。
大桥时代的大幕已徐徐拉开,舟山正登上一个新的舞台:
“以港兴市”战略找到一个强劲的支点。今年1-11月,舟山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10.7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和港口密切相关的船舶工业和石油化工业分别增长36.8%和44.7%;全市临港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已逾75%。
旅游尽享长三角“同城效应”。日前,舟山和宁波两地旅游部门签订了旅游“无缝对接”合作协议,交通“一体化”、门票“一票制”将陆续规划实施。
“千岛之城”的居民,被大桥赋予新的人生机遇
“结束了手提肩背旧时光,结束了码头等渡年复年,结束了佝偻提携爬坡路,进入了快速新时代。”
这段民间“走书”,是定海区册子乡南岙社区一位名叫俞松祥的60岁村民创作。
俞大伯的喜悦是切身感受。“我已经这么大岁数,是大桥让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机遇。”原来,俞大伯一直在普陀区做餐馆生意,2003年,得知大桥要经过册子岛,多年经商的经历让他敏锐意识到,老家册子岛将成为一方新的热土,他立刻有了在老家造旅社的念头。2007年,俞大伯投资160万元的“东位山庄”开工建设,现已装修完毕,是目前册子岛上房间最多、设施最好的一家旅社,即将试营业。
对舟山人民而言,跨海大桥是一座“创业之桥”、“幸福之桥”。
去年9月份,舟山市首家具有五星级水准的酒店——舟山喜来登绿城酒店登记成立,这标志着舟山旅游商务接待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就在这之前,在上海做了10多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张栋也回到了舟山。
谈起返乡的原因,今年40多岁的张栋表示,对家乡的热爱是一个方面,但更关键的是大桥给舟山服务业创造的发展前景。他说,随着大桥通车的临近,这几年舟山高星级酒店餐饮快速发展,他回来的目的就是为这些高档酒店餐饮做配套,引进加拿大北极海鲜系列,提升舟山的餐饮档次。
大量企业的相继落户,更为舟山渔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根据新的岗位要求,这几年,舟山市不断加大对村民的技能培训。
大桥带来机遇,知识改变命运。现在舟山越来越多的渔农民尝试起了新行当,有的开起了数码机床,有的成了酒店领班……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而精彩。
因为大桥,一切正变得焕然一新,一切正变得皆有可能。在这“千岛之城”,我们处处感受到创业创新的浓浓氛围。
舟山市市长周国辉说,舟山跨海大桥是舟山通往大陆的“海上天路”。大桥带给舟山人的不仅仅是往来大陆的便利,更为重要的是,将深刻影响舟山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舟山发展条件的历史性改变。在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背景下,随着“大桥效应”的不断释放,舟山将在更高的平台上加快推进与周边城市的全方位融合互动。
让舟山人民引以自豪的跨海大桥,不但已成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标志,更将成为表达城市精神的一个象征。跨海大桥,正凝聚起百万人民的力量,引领舟山实现全面跨越!
舟山跨海大桥不仅属于舟山,也属于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
大桥梦,一朝实现。省去的不光是时间,改变的不仅是交通,更是经济格局与地区分工的改变。受益的不只是两岸的宁波、舟山,同时受益的,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大桥将因此会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通向海洋文明的新起点
在浙江战略发展的棋局中,舟山、洞头、玉环等沿海诸多岛屿,如同上天布下的“飞子”,把浙江未来发展的空间,引向蔚蓝的大海。
孤独的“飞子”,如果没有后手增势的“连”、“接”,很可能成为“弃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温州半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和舟山跨海大桥工程这三大对接工程,就是要把浙江大陆和海洋的优势资源有效地对接起来,形成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棋势”,让浙江未来的发展纵深、发展空间更加深厚而广阔。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傅金龙这样评价舟山跨海大桥等对接工程的作用:从优化浙江区域发展格局看,大桥的建成一方面有利于浙江生产力布局,把环杭州湾和温台等沿海经济带与内陆的金衢产业带等更紧密、快捷地连接起来,方便了人流、物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同时,大桥通过连接海岛与大陆,组合、优化海洋与大陆的优势,极大地推动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使空间格局发生新的演变和整合,增强了我省服务长三角流域乃至更广泛地区的能力,拓展浙江发展的战略纵深。可以说,推进的三大陆海对接工程是浙江实现跨海发展的重大标志性事件。
傅金龙分析,从更广阔背景去考虑,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正在不断加快,浙江经济一体化正在深入发展,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正在持续推进,大桥建成以后带来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市场扩张的优势、体制创新的优势非常明显。
跨海大桥就是通向海洋文明之桥。浙江,正以跨海大桥的名义,谋划“海陆联动”,再造“海上浙江”。
建设港航强省的新基础
能源、原材料短缺,一直是浙江乃至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宁波—舟山港的港口资源正是这一区域利用全球资源最经济、最便利的条件。
然而,繁华之下有隐忧。目前,宁波港域的岸线已基本开发完毕,舟山港域虽然岛屿深水岸线众多,但岛屿岸线腹地小、配套不完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
鉴于此,省委、省政府在前些年就开始力推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并把舟山跨海大桥的建设,作为推动两港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
跨海大桥建设之初,宁波港务集团就捷足先登,联手舟山在和北仑港一水之隔的金塘岛新建集装箱码头。宁波港集团董事长李令红说,金塘的合作项目只是个开始,下一步在岱山、在鼠浪湖岛……更大的项目也已提上日程。在这些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跨海大桥带来的便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借着大桥建设的东风,中石化、中远、中化、淡马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加大了在宁波—舟山港域的港口及临港工业的投资力度。
对此,在舟山跨海大桥全面建设之时任舟山市长,如今又担任省交通厅长的郭剑彪感慨万千。他说,舟山跨海大桥是建设港航强省、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工程。浙江有着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海域面积是陆域面积的2.5倍,海洋经济是浙江未来发展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而港航则是海洋经济的重中之重。
郭剑彪认为,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便捷的海陆联运通道,特别是舟山和宁波港口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舟山成为长三角及长江流域重要能源物资和大宗物资储运基地理想选址的优势更加突出。从这个角度看,舟山跨海大桥是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的纽带工程。
打造“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的新契机
绍兴柯桥轻纺城摊位老板、四川客商文道平最近就在谋划一次自驾游,目的地是普陀山、朱家尖。他说,在浙江10多年了,一直没去过普陀山,跨海大桥通了,就抽个周末自己开车去看看,当天可打来回,不耽误生意。
为了迎接更多像文道平这样的自驾游客人,在舟山朱家尖,一个3000车位的大型停车场正在去普陀山的渡口旁兴建。朱家尖风景区管委会主任阮海忠说,大桥开通后,朱家尖要成为整个长三角的滨海后花园。
省海经办副主任苗永生认为,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对长三角一体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的长三角将更趋同城化。
大桥的建成,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15个城市的空间距离更加接近,催生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5个国际级大都市圈之后“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的加速形成,进一步加速推动大上海经济圈的融合。
苗永生说,展望未来,舟山将是长三角重要临港产业基地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前哨阵地。从长三角产业布局整合的要求来看,舟山具有发展临港产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