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姚庄镇展丰村种植大户杨元庆的蘑菇示范基地里,记者看到了菇盖呈现褐色的蘑菇。“这次我是小面积试种褐色菇,吃过的人都非常喜欢。”杨元庆说,今年他将扩大褐色菇的种植面积。
我县主栽蘑菇品种为“AS2796”白色菇。据杨元庆介绍,他引种的褐色菇学名为“棕绣一号”,是2009年5月,县农经局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的。经测试,褐色菇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超过白色的双孢蘑菇。杨元庆说,他去年10月份试种了800平方尺的褐色菇,现在每天的产量有30公斤左右。“在同样栽培条件下,褐色菇的直径为3公分至4公分,比白色菇要大。”杨元庆说,褐色菇很受欢迎,每天都供不应求。目前褐色菇还未真正上市,不过市民吃后反响较好,所以今年他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将褐色菇推向市场。
去年,杨元庆一共种植了43个蘑菇棚,面积有30万平方尺,由于他种植的蘑菇品质好,每天来他蘑菇基地的收购商络绎不绝,近期市场蘑菇收购均价每公斤在5元左右,而他的蘑菇卖到了6元至8元。
据悉,杨元庆是我县“棕绣一号”褐色菇种植第一人,采用的栽培技术是“草炭覆土”法。据县农经局经作站副站长张晖介绍:“‘草炭覆土’就是采用纯天然、无毒、无菌、无混合物的原始草炭作为蘑菇覆土来栽培蘑菇,虽然每平方尺蘑菇种植成本比常规覆土要高出0.2元,但‘草炭覆土’卫生、安全,比常规覆土提早出菇3天至5天,出菇整齐,品质优良,有机质含量高,保鲜期长,且省工省时,每平方尺约可增产0.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