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09年市区民生工程完成情况汇报会上了解到,去年确定的11个民生工程项目已基本完成既定任务。市民在供水、供气、乘坐公交、体育锻炼、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方面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城乡一体化进程也正在加快推进。而保障性住房建设、智障康复工程建设等项目正让社会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能够充分享受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市区旧居民老区改造项目除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外,也使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行车难、停车难正成为嘉兴城市交通面临的一大难题,实施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势在必行。去年我市将“市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列为民生工程项目后,目前已建成港湾式公交停靠站68个,候车亭133个,今年春节前将分别达到198个和288个。港湾式公交站及候车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方便了市民乘车。
除了打造优良的乘车环境外,我市还启动了市区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使公交回归国有。同时还加密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在原来540个站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34个站点,99路环城公交车的运行使市民的换乘更加方便。此外,公交国有以及政府的投入,使票价大幅度下降,比如在原有使用公交IC卡乘车优惠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刷卡换乘可以再享受优惠。2010年,我市将继续推进公交IC卡一卡通工程,将公交IC卡应用范围覆盖到跨县城乡公交。
在公交优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公交之外,去年的民生工程还有两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项目值得关注。在供水工程方面,目前南湖与秀洲两个区10个镇提前一年全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优质安全的饮用水。在“市域天然气高压管网工程”这一民生工程方面,主干线管道全长约62公里,目前已完成投资额7562万元,管线工程建设全面展开,计划今年春节前管道工程一标段完成18.7公里,力争2010年5月完成管道工程及场站工程建设。
建立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实现“天天农展会”,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这是我市去年实施的又一大民生工程。去年9月29日,嘉兴市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正式开业后,赢得了市民的喜爱。按照计划,该中心还要在城市的西面、东面和北面分别建立3个分部,为市民购买农产品提供便利。去年12月28日,3家便民店中的秀洲分部正式开业,目前另两个分部已经进入装修阶段,春节前可投入使用。与此同时,30个加盟店正紧锣密鼓地建设,江南超市正在全面调整改造,设立农产品专柜。
“天天农展会”不仅让市民能够吃上绿色、新鲜、安全、便宜的农产品,而且提升了本地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放大了我市农产品的影响力。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成功运作和良好的反响,也推动了各县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海宁、海盐、平湖等地相继在筹建自己的农展中心。
在解决事关乘车、购物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的同时,一个更为庞大的工程开始让市民看到“一卡通”带来的便利。去年12月30日,市民卡开始批量发放,计划两年内覆盖到市本级范围内。目前,市民卡已经具有医保就医、图书阅览、公交乘车等多项功能,其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2009年,我市的经济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我市对民生的投入有增无减,除了关乎全体市民的一些民生工程项目外,还充分考虑到社会低收入人群、残疾人以及其他特殊群体。原市区吉水小学校址改扩建为市老年活动中心项目于去年12月22日开工。智障康复民生工程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其中智障幼儿教育康复中心春节前可投入使用。智障成人工疗康复中心按计划已完成一期工程。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方面,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已全面开工,7000平方米新居民公寓已开工建设。在市区旧居老区改造工程方面,去年共安排30个老旧住宅区(点)进行整治改造,目前总体工程量已完成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