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晚上,天寒地冻,菜花泾小区内没有几个人影,但鲍凤仙和杨柳红两位居民却穿着棉大衣、带着手电筒在小区里“散步”。原来,她们是解放街道新聘请的平安员,主要职责就是夜间小区治安巡防,当天是他们第一天上岗。
菜花泾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分为东、西两区,虽然小区已装上电子监控,也设了两个值班室,但是小区处于半开放状态,人员可以随意进出,入室盗窃等案件还是时有发生。在原有值班员的基础上,这次社区又成立了楼院守护队,聘请了4位居民为平安员,从昨天开始每晚轮流值班,在街道派出所协警的带领下在本社区开展治安巡逻。社区党总支书记胡燕介绍,本来街道配了两名平安员,但是为了加强巡防力量,他们社区自己又请了两名,“春节前一般盗窃要多起来,所以我们多派了些人手,保障居民平安最重要了!”
昨天上午,航明社区也给3名平安员安排了具体任务,第二天晚上也将走马上任,治安员值班岗亭已在制作中。除了手电筒等装备外,社区还给平安员配备了一个扩音喇叭,录了“晚上睡觉前请关好门窗,注意安全”等话语,在巡查时提醒居民。社区居民夏仁宝说,小区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小偷很容易混进来,小区内就曾经发生过一夜3个车棚被撬的事情,晚上有人值班应该会好很多。社区党总支书记卢晓芳表示,接下来还将征询居民意见,计划白天也要安排专人值班,实现24小时有人值守。
解放街道的7个社区中有5个是老社区,以开放式小区为主,路口多,一直面临着治安案件多、管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居民群众对此反映较多。而目前解放街道派出所只有五六名社区民警,再加上20名协警,主要负责道路巡查,小区里面很难顾得过来,各个社区虽然都有义务巡逻队,但都在白天巡逻,对夜间入室盗窃等起不到遏制作用。为此解放街道决定开展小区民安工程,并把这项工程作为街道2010年实事工程,新年一过就开始实施。目前菜花泾、航明、虹桥、凌塘和解放路等5个社区的楼院守护队都已基本组建完毕,1月10日前都将开始运作。
各社区的楼院守护队负责本社区内无物业管理楼院的治安巡防,每晚6时到第二天早晨6时,由街道派出所协警带领平安员进行治安巡防。楼院守护队主要职能是提醒居民落实防盗防火等措施,检查小区内车辆、车库等是否锁好、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检查小区值班人员履职情况,在无物业管理、半封闭式或零散的开放式小区进行巡逻、蹲点守候。
“我们的目标是各社区刑事、治安案件显著下降,零发案小区达到80%以上,居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解放街道党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确保楼院守护队的正常运转,他们将对平安员和协警进行适当补贴,并计划在小区内安装巡更器,对平安员的巡查工作进行监督、考核,确实发挥平安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