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驱车行驶在迎宾大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绿色长带,汽车穿梭有序,公路两侧以及中间隔离带的草坪上鳞次栉比地栽种着树木,各类鲜花点缀其中,在这里看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嚣和汽笛喇叭的轰鸣,只有一种出自原生态的绿色之美。
迎宾大道两侧的绿色生态打造只是我市针对通道两侧绿化打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交通局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通道绿化工作,全面掀起公路通道绿化工作热潮。2009年,全市共投入通道绿化建设近400万元,绿化改造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县道绿化率达100%。
据了解,目前,我市公路绿化已经跳出了“为绿化而绿化,为经济而绿化”的模式,采取了大城市难以实现的集护路、观赏、绿化、净化空气和经济造林为一体的手段,基本达到了“换季不换景,换种不失绿,绿化加护路,环境造生态”的效果。
在嘉湖公路(桐乡段)上行驶的驾驶员会发现,一幅幅光鲜生动的丰子恺漫画与文明公路宣传牌列于公路两侧,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瞬间驱散了行路的疲劳与乏味。
通道绿化“三分造,七分管”。为巩固和完善已有的通道绿化建设成果,我市目前的通道绿化实行分级养护,县道由公路段养护,镇、村道由道路所在镇、街道进行养护,在实行大中修和小修保养分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绿化养护的项目分离,把道路绿化养护任务达到一定数量的内容剥离出来,交由各公路站选择比较好的专业养护队伍实施。2009年,仅湖盐线屠甸段、桐斜线迎宾大道段、崇新线、绕城公路、嘉桐公路及嘉湖公路(桐乡段)的绿化养护就投入了198.96万元,实现了“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通道绿化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为消除安全隐患,让道路更畅通,我市对桐斜线迎宾大道段、崇新线、嘉湖公路(桐乡段)全线及湖盐公路上的195个存在阻挡行车视线隐患的公路平交道口进行绿化改造,改造面积达 3374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17.46万元。
在建设生态型公路的过程中,市公路管理部门为节约成本,还加大推广应用新技术,并积累了一套成熟的经验。比如在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中,新引进了号称路面热再生“时代列车”的新设备。这种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路面材料往返运输的麻烦,节省了时间,缩短了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