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就是大问题。有着托底作用的“保障”工作,始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众多政府部门通过努力,筑起了一道更为完善的“生活保障线”。而这背后,有着许许多多温暖人心的故事。
——到2009年12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6.6万人,其中享领养老金1.2万人,发放养老金1623万元。对4.57万人发放高龄老人养老基本生活补助,发放金额2794万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许多人来说,其意义并非停留在物质层面上。“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拿到‘退休金’!”凤鸣街道61岁的吴老太的存折里,每个月都会按时打进一笔钱,这就是她的养老金。在一年前,吴老太和老伴的生活费都是向儿子要的:“平常一家倒是和和美美,但每次谈到钱的时候,大家的心里都会有些变化。”吴老太说,自己也知道他们也有难处,如果能像城里人一样拿养老金,就好了……
2009开始,吴老太每月都能拿到养老金。由于政策调整,她的养老金又增加了26元,现在已经有100多元了。“不用向孩子要钱,一家人比过去更和睦了。”吴老太说,2009年又给老伴一次性缴费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10年,老两口的手头将更加宽裕。
——我市城乡低收入家庭门槛全线降低,补助范围从低保线以上的20%扩大到50%。低收入家庭从过去的846户、2709人,增加到1310户、3942人。同时,多项政策向低收入家庭倾斜。
许多低收入家庭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他们的生活中,消费支出大多为维持基本生活运转所需的生活资料,涉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情趣的项目几乎没有,有的甚至入不敷出、债台高筑。
濮院镇的阿英就是这种情况。阿英原本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和睦。然而,几年前,阿英不幸患上尿毒症,家里为了她的病已经倾尽所有,还欠债累累。仅2009年,阿英的医疗费就花去3.7万多元。阿英说:“我做梦都会梦到自己身体恢复健康。”
不幸中却又有幸。阿英的家庭被列入了低收入家庭,政府为她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埋单。通过合作医疗,她的医疗费报销了近1.5万元。而通过社会救助体系,阿英又获得了7800元的救助金。拿到救助金的阿英感激万分,她说,尽管这笔费用不能完全解决她的问题,但是确确实实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对于将来,我更有信心了。”
温暖人心的故事不仅仅只有这两个。2009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40元;2009年,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全面启动;2009年,梧桐、屠甸等敬老院改扩建工程继续推进……2010年,温暖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