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环保·公众评审团在行动
本报讯 昨天下午,参加不久前召开的南湖区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公众评审会的公众评审员分别收到了区环保局以短信形式反馈的案件处罚结果:“第七次公众评审涉及的17例案件,经环保局案件审核委员会讨论,均采纳评审团意见,已全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至此,南湖区去年招募的环保公众评审团共评审了67例案件,其中94%的评审意见被环保部门采纳。
在嘉兴市第一医院工作的陆培良是去年参加公众评审会次数最多的评审员,参与的4次评审会他每次都会简单记录案情,与环保部门5个工作日后反馈的最终处罚结果一一比对。“环保部门十分尊重我们的意见,基本上每次反馈的处罚结果都与我们的评审意见相同,偶有不同的也会说明理由。”陆培良说,第一次反馈是以书信形式,后来都是以短信方式,他切实感受到了公众评审团不只是公众参与环保的一种新形式,更是公众声音的传声筒。
公众评审团的集体决议对环保违法案件的最终处罚的确具有重要影响。嘉兴市骏驰电镀有限公司废水严重超标入网,环保部门初审意见建议处罚5万元,参加评审的5名公众评审员在听取案情介绍后,了解到企业已进行了整改,而且当时的违法行为也是由于操作失误引起,遂建议将处罚额度降低至4.5万元,区环保局案件审核委员会最终采纳了这一意见;嘉兴市明峰凯迪纺织有限公司未通过环保审批、未经过“三同时”验收、未配套建设废水处理设施的违法行为,评审团认为该企业违法事实较重,建议处罚额度从初审意见的1万元提升至1.2万元,最终环保部门也采纳了该意见。
区环保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是针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罚额度,公众评审团更搭建起了市民与环保部门沟通的新平台,他们为环保工作提出的许多建议十分精到,像到企业现场开展公众评审、企业环境违法次数和整改态度公布等建议,都将在今年的评审团活动中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