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一年来,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带动下,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位于曹桥街道的平湖市辰龙精密铸造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抢抓机遇,将生产方向从原先的为汽车行业提供配件调整到为铁路、船舶等行业提供配件,通过转移订单来巧避风险。
辰龙精密铸造成立于2004年,原先企业超过八成的订单来自汽车产业。“2008年的11月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时候,我们企业的订单一下子降了七成左右。”平湖市辰龙精密铸造厂总经理李伟峰告诉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汽车行业萧条,汽车零部件配件市场出现疲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在国内市场寻觅转危为安的“良方”。
国家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力度的消息让李伟峰看到了企业转危为安的曙光。“去年一年,国家投资铁路项目特别多,就拿浙江来说,就有沪杭高铁等项目。”李伟峰告诉记者,从那以后企业便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与上海一家工程装备生产企业达成合作共识,辰龙精密铸造生产的产品用于铁路建设开挖隧道。合作当月,辰龙精密铸造便生产产品20多吨,现在月产量稳定在40多吨。
不仅如此,企业的产品因为耐磨性高受到客户好评。去年1月,上海一家生产船舶装备的企业简单地将实样、功能需求介绍后,要求辰龙精密铸造开发一款用于开挖淤泥的设备。生产这样的产品同类企业有很多,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在产品耐磨性上做文章,使耐磨性较之同类产品提高了50%。同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企业将 “PRO-E” 三维模拟系统应用起来,使产品一次开发成功率达到了95%以上,不仅提高了新产品开发效率,也减少了成本支出。
目前,辰龙精密铸造在铁路、船舶等行业的配件订单超过了三分之二。同时,辰龙精密铸造在原材料控制方面也做足文章,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前提下,从国外采购转到国内采购,这一转变也可为企业减少10%的开支。这一系列的变化,让辰龙精密铸造2009年实现产值近千万元,同比增长20%。
记者手记:辰龙精密铸造的成功是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作出迅速反应,跨产业、跨行业转移了订单,实现了一次精彩转身。当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的执著精神固然可敬,但像这样以退为进的方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也不失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