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 20:50~21:30
昨天晚上,寒意袭人,但海宁市区水月亭路、梅园路、联合路这一段从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通往浙江青年艺校老校区的路上,却涌动着一股浓浓的暖意。昨晚9点至9点15分,有一拨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跨出校门,徒步走向600多米外的宿舍,陪伴他们一同步行的,还有紫微高级中学的10多名老师。
据了解,自去年9月1日开学以来,每晚都有12名老师步行600多米将这420名学生送到宿舍,直到他们就寝熄灯,老师们才会一一离开。也许正因如此,不少海宁市民都亲切地把老师护送队唤作“夜间徒步护送队”。
老师夜夜伴行
学生心里热乎
昨晚8点50分,记者来到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门口,此时距晚自习下课还有10分钟,但一名戴着红袖章的老师已急匆匆走出校门,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停了下来。很快,学校门口、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来了几名执勤交警。
晚上9点,学校大门刚一打开,就涌出了一拨学生,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径直向海宁市区联合路上的浙江青年艺校老校区走去。队伍旁跟着同样徒步前行的老师,老师边走边看看学生,以保证他们的安全。而队伍过十字路口时,那名戴红袖章的老师和交警,不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晚上9点15分,学生全部回到宿舍,陪同老师对他们一一点了名。随后,几名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高一(10)班的沈锡莲说,她家在许村,自从到海宁念高中后,平时都不回家,虽然宿舍距教室较远,步行也很不方便,“但因为每晚都有老师带队,就觉得没什么了,半年走下来,也锻炼了身体!”
对此,高一(10)班的潘炎也告诉记者,军训刚结束那阵,当听说宿舍距校园这么远时,他心里也很着急,但老师天天陪他们一起走,感觉心里热乎乎的。
温馨背后也有无奈
采访中,记者认识了张老师。他说,学校每晚安排老师陪学生步行回宿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海高搬进新校区后,我们学校就搬至原海高校区,现已招收了36个班的学生,比以前的海高多了4个班,住校生达到80%以上。由于宿舍不够,高一年级的420名学生就被暂时安排到浙江青年艺校老校区宿舍住宿。这些孩子早上来,晚上回去,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学校才安排老师护送。”
“学校安排老师轮流值班送学生,值班的老师不仅要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到宿舍后还要确保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多。学生熄灯后,老师再走回学校,然后回家,这样一来,每名值班老师每晚至少需要多花一个小时……老师辛苦些不要紧,关键是宿舍离学校较远,确实给学生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张老师说。
紫微高级中学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蒋建新告诉记者,宿舍远离校区,这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学校开动脑筋,投入不少精力,克服了一定的困难,但长时间下去压力很大,希望有关方面能采取措施,尽快妥善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