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桐乡市外经贸局获悉,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为了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原材料价格话语权的竞争中占得优势,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3857万美元的大手笔,完成了位于刚果(金)境内的铜钴矿山项目的控股权并购。而该项目也是近年来我市最大的境外投资收购项目。
“根据国土资源部网站介绍,作为‘工业味精’的钴金属是中国最为缺乏的八种矿产资源之一,而非洲却占有全球钴基础储量的66%以上。”华友钴业证券与投资部部长介绍说,从公司的战略前景出发,华友钴业自2006年起就开始了在非洲的铜钴矿业投资,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刚果(金)、赞比亚、南非等国家的布点工作,“‘走出去’战略本来就是我们这个特殊行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却没曾想,在这两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公司从‘走出去’战略中也尝到了甜头。”因为有自己的矿产资源,华友钴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得到控制,抵御价格波动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而另一方面,经过金融危机重新洗牌后,公司又能以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信誉占领市场。
同样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华友钴业并称为桐乡开展境外投资的两大龙头企业之一的巨石集团,旗下的新加坡公司于2009年12月成立。从1994年的直接销售到1998年前后的独家代理,再到2003年开始海外控股,巨石集团的“走出去”战略阶段分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巨石集团通过海外控股公司引进高端人才,为企业进行“战略储备”。“仅2009年一年,我们就成立了法国、西班牙和新加坡公司,聘请了10位全球玻纤行业顶尖的专家级人才,这算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冲击之余的‘惊喜’!”公司投资战略部部长赵军说。
华友、巨石的“走出去”战略,给金融危机下的桐乡企业带来一抹暖色。在桐乡市外经贸局的努力下,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纷纷抢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把“走出去”作为企业壮大的另一路径。“我们不仅在政策方面给企业鼓励,同时通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境外投资说明会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境外投资情况、相关法律等。”桐乡市外经贸局局长包晓敏介绍说。在经济危机的严冬中,桐乡市外经工作春意融融,取得喜人成绩。据悉,2009年桐乡新批境外企业达到7家,投资额4586万美元,占嘉兴市投资总额的49%,位列全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