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南湖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区长董苗虎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特别是在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下,2009年南湖区区域经济依然持续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统筹城乡不断创新推进,良好的业绩得到了与会代表和委员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一:共克时艰 难中求进
报告原声: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7亿元,增长10%(财政口径,下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6亿元,增长15.8%。
“危机有时也能成为‘催化剂’。”2009年,对“亚特电器”来说,无疑是难中求进的一年,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他们在进一步巩固、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又在上海成立了内销公司,开拓内销市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倒逼”克服阵痛,去年一年不仅没有出现减产,产值反而获得了增长。
“如何让企业冲破困局、转危为机,南湖区确实动了不少脑筋。”区经贸局局长许翔表示,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去年南湖区一方面全力扶持企业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完善政银企协作机制,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并鼓励企业抱团经营,让更多企业在危机中转型升级。
关键词二:优化结构 推进集群
报告原声:2009年,南湖区三次产业结构从2008年的6.6:49.6:43.8调整到6.2:47.8:46。服务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工业集群规模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速,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发展。
2009年,作为南湖区的重要经济区块,嘉兴工业园区再次显现了产业集群的迅猛势头。该园区在全年实现的98.23亿元工业总产值中,规上企业实现产值91.4亿元,三大集群产业实现产值63.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69.3%。
而在全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四大集群产业的“火车头”作用也同样越来越大。2009年,全区四大集群产业完成投入36.37亿元(经贸口径),占全部工业投入的比重达53.5%;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9.28亿元,其中四大集群产业实现产值87.02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南湖区以服务业品牌建设力促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同时以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活力被进一步激发。”区三产局局长章建军说。
同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2009年同样不甘落后。南湖区副区长马纪良介绍说:“去年,南湖区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打响农产品知名度,农业招商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作制度得到不断创新,推广‘万元千斤’模式6081亩。”
关键词三:两分两换 “两新”工程
报告原声:全年新增土地流转1.76万亩,全区城乡一体新社区在建数达44个,其中2009年新启动建设1647户,完成新社区公建投入5427万元。
搬出旧农房,住进公寓房;从下地种菜到自己经营;从原有的“养儿防老”到现在有养老保障,七星镇大树村村民老韩幸福地说:“我是真正开始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两分两换”给农民带来的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2009年,作为全市最早试点的七星镇全面开展起了“两分两换”工作。市湘家荡区域联合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七星镇党委书记柴荣明告诉记者,至去年12月底,该镇已完成“两分两换”总量的70%,计划到今年底完成总量的90%,明年全部完成。
2009年,南湖区积极探索“两分两换”工作新机制,因地制宜推进七星镇、余新镇“两分两换”试点和大桥镇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两个试点镇完成农房搬迁签约3429户,拆除旧房2171户。同时,全区“两新”工程建设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