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终于放寒假了,又到了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候。上周六和周日是今年寒假正式开始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学生们是怎么过这第一个周末的呢?
宅在家里,
“低碳生活”也过瘾
“读了一学期书,好不容易放假了,是应该轻松轻松了。”这是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小张对寒假最迫切的愿望,恐怕也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这段时间共同的选择。
在小张看来,现在的大学学习生活已不再是60分万岁混吃等毕业。“如今就业压力那么大,大学时期的学习也丝毫不亚于高中,每天都要为了拿更多的证书而埋头苦读。”她说,所以一到放假,特别包含了春节的寒假,放松绝对是首选。“宅家也算‘低碳生活’,环保嘛。”小张笑说。
作为“宅女”,美剧和电影是小张的最爱。她告诉记者,这个双休日,她要将《CSI(犯罪调查现场):迈阿密篇》第七季剩下的全看完。“我最喜欢看这种悬疑破案的美剧了,很带劲。以前在学校里没啥时间看,现在一定要系统地看完。”小“宅女”连呼假日看片好过瘾。
出门打工,
积累一点社会经验
大多数同学固然愿意趁假期放松一下,但也有学生选择了利用假期充实自己。这个双休日,在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读高二的小沈就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
“拥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拥有一个学历同样重要。”虽然才读高二,但小沈看问题明显比同龄人成熟,所以,在还没放假的时候,她就开始托父母和亲戚帮她找一份要求不高但又能近距离观察社会的工作,“最后我决定到表姐开的小店里帮忙,相信这种零售业对我积累社会经验很有帮助。”
保持状态,
开学后走在别人前面
“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在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吉水校区读书的小帆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寒假状态”,就连寒假后的首个双休日也不例外。虽然在假期还要读书看上去着实有点“折磨”自己,但确实有不少学生依然在寒假继续保持读书状态,以便在开学时能领先一步。
以往每年在长假结束后,小帆总会有一段时间找不到学习状态。“老师说这叫‘假日综合征’,就是无法从休闲的放假状态马上调整到上学的紧张状态中。”小帆说,这种情况往往要持续一周左右,而这样一来,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就会差很多。所以,小帆决定在这个假期适当保持读书状态。“我现在每天上午9点会到图书馆待上2个小时,下午基本也是2小时,有时做做作业,有时看看闲书,不太累,又能充电。”小帆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