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170多个大棚,三分之二已移栽好了番茄秧苗。春节后,将把余下的番茄秧苗移栽完,这样番茄就能在4月底供应给上海世博会了。”近日,记者在采访嘉善绿和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晓春时,他说,种植的番茄能进入上海世博会,就是因为卖相好,品质好。这几天,他正忙着为已移栽的番茄秧苗施肥。
2009年初,周晓春在姚庄镇北港村承包土地,搭建了170多个大棚种植“东泉”牌番茄。而目前移栽的番茄秧苗将在4月底熟果上市。“从4月底开始到6月底结束,其间有30万公斤的‘东泉’番茄将摆上世博会的餐桌。”周晓春说,这些番茄每公斤售价会随着市场行情上浮0.4元至0.6元。据了解,这次周晓春的番茄成为世博会的指定蔬菜之一,全托了上海绿和园艺有限公司的福,与上海世博会主办机构取得了联系,并按照对方要求开始试种。试种12个品种后,最终确定了“欧睐28”和“欧盾”这2个品种。
世博番茄要有特定的品种、统一的包装,外观色泽要好,果形圆整。为增加番茄的产量、保证其光泽度,周晓春在栽培上也下了一番功夫,除了通过聘请当地的“土专家”周奎林指导外,他还翻阅大量资料,发现番茄秧苗行距只有保持在70厘米,株距控制在40厘米,番茄品质才会最佳。“传统的番茄种植每亩秧苗为3300株左右,而我控制在2500株左右,传统的株距在28厘米至30厘米,我则将其控制在40厘米。”周晓春说,他在种植中还坚决不施农药,虽然产量会有所减少,但品质保证了,他认为很值。“两个番茄品种之所以被世博会看中,就是因为其卖相好。”
据了解,去年,周晓春投资400多万元,在当地成功流转土地208亩。周晓春说,他种植的番茄能上上海世博会的餐桌,既提高了姚庄“东泉”番茄的知名度、提升了番茄品质,又对我县发展精品农业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