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一大早,市农经局农经总站站长孙宝明拿着报纸上刊登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还不时感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三农’依旧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更实了。”自从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我市农业人员、农民紧跟形势,形成了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的良好氛围。
今年1月31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了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据悉,文件强调要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去年,我市启动“两新”工程建设,仅农村建房一项投入就近5亿元。“针对我市这样的背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最亮点的方面要数支持农民建房,提出采取有效形式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为推进农房改造集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全市8个镇(街道)已完成了镇区中心社区选址。
已经开展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有效开启了农村消费市场,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继续加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等政策实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同时,该文件还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提供消费信贷,加大对兴办农家店的信贷投放。“对农民建房提供贷款闻所未闻。”新仓镇杨盛村6组村民马士根感慨道,今年他准备建造一幢三层房屋,如果实行了这一新政策,便可解决大部分的资金来源,手上有了闲钱,则可投资到农业生产中。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壮大农业的必由之路。去年,我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全市合作社资产总额达7716.11万元。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这无疑增强了不少合作社组织发展的信心。同时,文件还提出:“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在我市种粮大户中不在少数。平湖经济开发区(钟埭街道)种粮大户王安思告诉记者,他拥有1000多亩种植面积,但每年购买农机的费用就达到了数十万元,大大降低粮食种植的收益。我市目前农机专业服务水平尚在起步阶段,有了这项新政策,将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一号文件”还提到了继续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去年我们合作社投资30多万元购买了插秧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获得了18万多元的补贴。”曹桥街道供销专业合作社社长陆建良兴奋地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增加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了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这对农户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