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桥社区50岁以上的居民中,几乎无人不知王安宝,因为他担任村民组长20多年,又是一名老党员,办起事来雷厉风行,为人正直,让人很佩服。可如今大家很难在公共场合看到老王的身影了,因为他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而正因为老王生了病,大家开始夸起老王的儿媳来。
2007年8月的一天,王安宝突发脑梗塞,几天后,他又感觉右小腿肌肉疼痛难忍,到晚上根本无法入睡,辗转四处求医,都没有好的效果。从此,老王成了一个肌无力患者。
原来一个“飞龙活跳”的大男人,如今却无力跨出家门一步,老王十分痛苦。白天,儿子、媳妇都出门工作去了,剩下他一个人要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要么在阳台上发呆。
实际上,从老王的老伴7年前离世后起,儿媳赵雪英就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任。每天早晨6点左右,小赵起床,准备好一家人的早餐,并把家人的衣服全部洗好。老王身体健康的时候有喝早茶的习惯,赵雪英每天早起烧好开水泡好茶,恭恭敬敬端给公公。
老王生病后,小赵更关心公公了,每天中午,她匆匆赶回家烧公公最喜欢吃的菜。公公有时不开心,小赵则笑脸相对,因为她知道公公心里很痛苦,比生理上的病痛更加厉害,千万不能对他发火,否则只会加重他的病情。
记得有一次赵雪英用电水壶在厨房烧开水,插上电源后她进房间整理衣物,又打开电脑想查点资料,不一会儿就听到公公在外面责骂她。赵雪英赶紧冲出房间来到厨房,发现公公正踮着脚拔电源插头,满脸愧疚的小赵连忙提起水壶说:“阿爹,我来倒好了。”倒完开水回到房间,小赵的眼泪夺眶而出。由于小赵的爱人在村里从事木材加工生意,早出晚归,无暇照顾家里,所有家务事都落在小赵这个柔弱女子的肩上。
“谁让我是他的儿媳,我不照顾他谁来照顾他?”这句话赵雪英常挂在嘴边。尽管老王脾气不太好,但一旦有人来家里,老王逢人便夸:“我老伴过世早,现在我什么也干不了,多亏了我媳妇雪英人好,她真比我亲闺女还贴心呢。”
医生诊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王的病情将会越来越严重,若干年后也许会成为一名瘫痪病人。赵雪英说她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只要公公在,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他的命太苦了。”
每天开饭时,赵雪英总是先盛好饭,把碗筷摆在公公面前,看公公津津有味地吃完饭她才自己吃,天天如此。单位的同事说,赵雪英很开朗,样样事情都做得很好,不少人被她那种乐观、豁达的性格所感染,有什么烦恼都会找这位大姐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