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辞旧岁,火树银花迎新春,农历新年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大年三十,记者来到了位于县城解放东路的青龙桥公寓,这里不少住户是我县廉租房政策的受益者,今年是他们搬到这里后度过的第六个春节。
在青龙桥公寓5幢1梯302室郑筱梅家,门上早已贴上大红福字,16岁的女儿正在准备年夜饭。今年52岁的郑筱梅是嘉善某针织厂的下岗工人,早年离婚,一个人带着儿子和女儿在外租房子居住。全家人就靠她一人在外面打工的收入加上前夫支付的每月500元左右的抚养费勉强维持着生活。
2000年,郑筱梅被查出患有肾脏疾病,不能干重活。郑筱梅没了工作,全家人就没了生活来源。不仅如此,她还要负担每月200元左右的医药费,而家里每月最大的支出——房租更是让她倍感压力。
2004年年底,我县在青龙桥公寓推出了第一批2万平方米共250套廉租房。郑筱梅幸运地租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每月的房租只要98元。两室一厅的房子为全家人提供了一个容身的地方。虽然房子没有经过精心装修,四面只是普普通通的白墙壁,不过依旧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郑筱梅告诉记者,她在这里住了5年多时间,房租不再成为全家人最重的负担了,女儿上小学和初中的学费也全部免掉了,全家人还拿上了低保,生活还算过得去。“年三十虽然比不上人家大鱼大肉的,不过家里也买了鲫鱼、买了肉,改善一下。”郑筱梅说,“春节前夕,社区居委会给了我家一点补助,儿子去年5月份也有了工作,每月有1200多元收入,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郑筱梅说,新的一年,希望女儿的学习成绩能更上一层楼,将来考个好一点的学校,找份好工作,这样全家人的生活会逐步好起来。
据了解,我县自2003年开始动工建设廉租房,到目前为止,共建成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为全县250多户像郑筱梅那样的住房困难户提供了住房保障。未来3年,我县将继续建设1万平方米的廉租房,为更多的住房困难户提供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