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节长假结束以后,海盐人才市场天天有招聘会,家住人才市场附近的安徽籍新居民朱先生则天天和妻子一起,去招聘现场走走看看,但不急着签约。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除了人才市场红色布告栏里密密麻麻的招聘信息之外,还有好几十家企业挤破脑袋想进场参加招聘。
记者昨天在海盐人才市场开展的就业服务招聘周上看到,不少企业坐等大半天也只吸引寥寥几名应聘者前来登记,更多的应聘者则是简单咨询几句就转身离开了。海盐某机械有限公司此次招聘两种职位共15人,却只有1名求职者填写了就业意向表格。该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解释:“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招工普遍比较难,员工的流动性都比较大,等过完元宵,招工难可能会有所缓解。”
县新居民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回升,可新居民返程高峰还没到来,等元宵节后,缺工的状况会有所缓解。他表示,要从根本上留住新老居民员工,企业还需从改变发展方式、完善用工制度等方面解决问题。
在众多企业面临用工荒的同时,海盐云蕾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秀敏却认为:“尽管我们公司还没开工,而服装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也确实比较大,可是我们有信心,公司的新老居民员工一定会按时回来上班,居住相对集中的新居民员工我已经联系好专车,接他们回来,其余分散的则自己返回,车票可以报销。”
该公司从不为招不到员工而苦恼,因为沈秀敏深知,人员流动大、新居民员工多的服装行业,要想留住人,就要拥有优厚的工资待遇、完善的住宿条件、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等,为员工营造家一般的温馨感觉,以情留人才是应对用工荒的良策。
“我们公司的员工流动性非常小,新居民员工今年都留在海盐过年,去年公司因发展需要招聘6人,吸引了40多名求职者应聘,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海盐浦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印叶芬说,“这当然和公司坚持人性化管理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