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名符其实的“灯节”,燃灯、观灯是这个节日最主要的活动。从正月十三“上灯日”开始,商铺都挂出各式花灯供人购买,蔚为灯市。十四日“试灯”,各处纷纷搭起牌楼,在棚上张灯结彩,有的更叠成山林的形状,称为“灯山”,并燃放烟火,预先庆祝元宵节。十五日称为“正灯”,即灯节的正日子,各处有灯会和比赛花灯,小孩也高兴地提着灯笼四处游观玩耍。这种欢乐的场景一直要持续到十八日"落灯"为止。至于灯节的起源,一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有说起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有说汉武帝时流传下来的;也有说与"照田蚕"的风俗有关。唐朝,民间还有认为灯节是“放哨火”的发展——春耕之前将干枯杂草烧掉可以除虫害;更有许多与神话相关的故事与传说。不论如何说纷纭,灯,总是象征美好、光明、喜庆和吉祥,于广东和福建一带更与"丁"谐音,点灯有"添丁"之意(详见香港传统节诞专号"元宵点灯" )。唐朝以后,燃灯和观灯逐渐脱离了宗教色彩,成为民间盛大的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