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创建工作系列报道之七
本报讯 “文昌社区,评价得分:88.7分,评价等级:优秀”、“复兴社区,评价得分:84.8分,评价等级:良好”、“屠甸镇,评价得分:87.7分,评价等级:优秀”……在日前市创建办向全市公布的我市2009年第四季度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数一栏中,市区各社区(片区)和各镇(街道)建成区的环境卫生评价得分和评价等级一目了然。
每个月抽查一次,分季综合评价,并向全市公布评价结果,这是2009年以来,我市为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省级)卫生镇,建设健康城市,推进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而推出的一项新举措。据了解,2009年,我市重点围绕“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建立了市区社区(片区)、镇(街道)建成区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数。综合评价工作具体由市创建办组织实施,全年综合评价结果列入对镇(街道)、片长单位、社区、城郊接合部行政村创卫爱卫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有乱涂写乱张贴,每处扣0.5分;有建筑垃圾、建筑材料污染道路,每处扣2分;有垃圾污水外溢,每处扣1分……”记者从市创建办了解到,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数包括很多方面内容,其中市区社区(片区)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数包括市容美观、道路干净、住宅小区整洁、城郊接合部整洁等十二个方面;镇(街道)建成区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数包括入城口整洁、道路干净、镇容美观、垃圾中转站(房、桶、箱)整洁等十个方面。而每个大方面又被细化成了若干个小项目。综合评价分优秀、良好、较差、差四个等次,满分100分。
“向社会公开环境卫生评价指数,无形之中增加了各责任单位做好创卫爱卫工作的压力,使工作更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另一方面,各责任单位也可对照综合评价目标,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整治,更具针对性。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数的建立,使各社区(片区)、各镇(街道)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共同搞好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市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区沿街晾晒衣物、不按规定停车和小区内绿化成片缺损或随意放养家禽等现象明显减少了,感觉身边的环境一天天在改善。”家住市区的张丽玉大妈感叹道。据了解,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一年来,全市环境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