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养鸟、养花的日子有点清闲,还是想出去找点事干。”近日,退休老人李林凡告诉记者,退休后很想找份工作,但每次求职都被以“年纪太大”为由拒之门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不少退休老人在找工作时都碰到了年龄问题。
“银发族”就业输在年龄上
据了解,有求职想法的老人年龄基本在60岁至65岁之间,且大多数为男性。家住市区永丰新村的刘力扬老人刚退休时经常以打麻将来消磨时间,但干了一辈子技术活的他并不甘心把技术荒废掉,便开始四处找工作。“半年的求职经历,让我不得不接受‘银发族’找工作很难这一事实。”刘力扬告诉记者,自己跟人才市场联系过,也几次与用人单位见面,但最终都不了了之。多次求职碰壁让他倍受打击:没想到经验丰富、身体健康,又不提什么社保等要求的老年人,想找份工作发挥余热竟屡屡输在年龄上。
老年人找工作缺乏市场保护
市劳动保障局就业管理服务处主任陆云富表示,目前,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岗位缺口还是很大,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因此市场在有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前提下,选择老年人的可能性并不大。同时,目前企业的用人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用人范围,除非特殊岗位,他们一般不会聘用老年人。
另外,记者从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劳动力市场比较缺乏对老年人用工的保护。老年人就业大多属于“地下”操作,不少老人退休后为找份工作,到处“瞎找”,这种盲目就业的情况,让不少老人上当受骗,吃了哑巴亏,却不好维权。去年从安徽来平湖养老的王良根,在家闲着无聊,于是就到一家小型建筑公司打短工,交了300元的押金,不料,干了两个月就被开除了,不仅一份钱没拿到,300元押金也打了水漂。王良根为此还气出了一场病。“如果老年人就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不会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即使出现违法用工情况也便于向有关部门追究处理。”王良根希望,有关部门能为退休老人提供一个公平、安全的求职平台,让一部分有技能的老人也能找到发挥余热的舞台。
参加公益活动发挥余热
“老年人发挥余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技术、特长专业的老人,精力、体力还比较旺盛,想再就业;另一种是想有事做,通过参加社区文化建设、义务劳动来实现人生价值。前者既可以发挥余热,又可以补贴家用,但其需求必须由劳动力市场决定;后者主要是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来发挥余热、贡献社会。”陆云富认为,其实,在找工作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老人们不妨选择多参加公益活动来丰富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