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我市提出了全力开展项目推进年、城市形象提升年和环境建设年“三年”活动,扎实推进“十大工程”的工作要求,其中,百姓“民生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为此,我市特制订了2010年百姓“民生工程”行动计划,今年将着力实施18项民生重点工程,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今起,本报将开设“民生18项”栏目,对18项民生重点工作进行解读式报道,敬请关注。
【民生实事】居家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工作目标】在8个镇(街道)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年内基本实现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记者解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在2008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连续3年将居家养老服务列入政府实事工程,从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入手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形成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截至去年年底,居家养老服务已在全市44个社区全面铺开,建立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7个,确定居家养老服务人员249个,480户老年人家庭安装“一键通”紧急呼叫系统,招收专业服务人员86名,志愿者服务人员295名。
据了解,我市目前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超过8.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9.84%,人口增长率平均每年达到4%。“只要是上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6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都可以申请居家养老服务,而其中持有《平湖市最低生活保障证》、独居或纯老家庭、无子女或子女无赡养能力、生活自理有困难的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及有较少社会保障的困难老年人可以申请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市民政局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在居家养老的模式上创新了“两走”模式。即一是“走进去”,即对少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空巢、病残等重点困难老年人,由服务人员走进老年人家中服务;二是“走出来”,即对大部分身体尚好、能自我行动的居家老年人,在社区设置亲情化、人性化的非营利服务项目,引导其走出家门,到社区接受各类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服务,服务内容也由原先的文化娱乐,扩大到社区日间托养、就餐、上门照料、紧急救助、医疗服务等内容。
今年,我市将依托农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及村老年活动中心(室),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建设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好专业服务、志愿者服务和管理人员三支队伍,规范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农村的服务对象和情况与城市社区有所不同,往往会有人员分布散、服务半径大、服务需求复杂等特点,我市对此也研究采取了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市民政局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重点开展以农村为主的居家养老服务,根据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子女的“五保户”老人的实际需要,在50个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积极探索邻里帮扶、亲戚结对以及志愿者结对等方式开展服务,加快把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养老服务中心,引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模式,并出台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的相关措施,帮助更多的农村老年居民圆“老有所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