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3月4日讯 “今天你低碳了吗?”这句问候语在人群中悄然流行。为了抵消春节期间频频出行和购物产生的碳排放,“低碳族”想到了在这个绿意勃发的春天里,用种树的方式来抵消自己的“碳足迹”。
在杭州城西一家企业上班的赵小姐过年回了趟老家,出于好奇,她上网计算了一下2月份的碳排放量,网页上跳出这样的结果:“为了中和您本月的碳足迹,需要地球上196棵树一个月的碳汇!”赵小姐自己也被吓了一跳,并由此开始寻思着种几棵树“弥补弥补”。
身边有很多像赵小姐这样的人,因为被“低碳潮流”所影响开始关注生态。但他们不知道怎么科学植树,更没有真正把握低碳概念的生态内涵。植树“抵碳”热情可嘉,但“低碳生活”不能像一场时尚的流行风吹过,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态度。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浙江大学阮俊华老师说:“‘低碳生活’提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承载着人类因气候变化对未来产生的担忧和反思。”真正要践行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亲身参与、倾心感受、冷静反思,并内化为个人的生态素养和理念。
我们也许可以和他们一样执着,在祖国西北,为了建“三北防护林”,很多普通农民致力于植树造林,用毕生精力倾注对大自然的深情。山西保德县的人称“树疯子”的张候拉,一个人一辈子种了100万棵树。树成林的时候,水变清的时候,也是他一无所有地离开人间的时候。他吃了一辈子黑豆,把白面换成黑豆咽到肚子里,省下的钱买树秧子,然后是爬山种树……
榆林有个牛玉琴,她和身患癌症的丈夫一起承包了一万亩沙漠地。丈夫去世后,牛玉琴一个人治沙种树。榆林人说:“这婆姨愣是用泪水和汗水把沙漠里的树浇活了!”
这样的普通人还有很多。他们也许并不了解“低碳”的概念,但质朴的情怀、热忱的生命演绎出一曲曲令人动容的生态之歌。
气候组织曾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发起“百万森林项目”,号召社会公众倡行低碳生活,支援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它一方面倡导公众每天做到10件日常生活中的减碳小事来达到减碳目的,另一方面鼓励公众以每棵5元的价格向西部干旱地区认捐一棵树,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气候,保护环境。国内有些环保公益组织号召人们通过网上“购买碳汇”的方式履行义务植树愿望……
植树“抵碳”等“低碳”热情更需要科学思考和文化理念的支撑。我们浙江拥有自然气候优势和经济优势,可以推进山林绿化、彩化、珍贵化。从功能上讲,许多珍贵树种保护环境的作用更加明显,像吸收二氧化硫的无患子、南酸枣,能够缓解机动车尾气;红豆杉会释放各种生物碱气体,对人体保健有很大帮助……珍贵树种生长周期慢,种树人在有生之年不一定能看到它长成参天大树,但却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这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真正内涵。因此在城市里,生长周期长、生态功能强的珍贵树种日渐成为绿化新主角。充满诗情画意的“森林城市”景象,是多么诱人:每到秋天,在居民小区的绿地上踩着黄色的银杏落叶漫步;在城市的铁路、公路两边,种满诱人的香榧;漫步在运河、公园,还能看到花梨木、红豆杉这些堪比黄金的珍贵树种……在这样景观美好、生态和谐、人文荟萃的城市中栖居,更能激发市民对自然的爱护和依恋。
阮俊华老师说,作为现代公民,提高生态素养是一个学习思考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了解相关知识(比如说垃圾分类等)提高生态认知;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淳朴生态道德等等。我们有责任引导公众的“抵碳”热情转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让“抵碳”从一种略带盲目的时尚行为升华为具有科学理性的生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