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社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处理好了会给生活带来快乐,相反,如果关系不好,那日子过得就窝心了。北京路社区嘉航宿舍内有一对邻居,因为一个小小的过节,引发了长达3年的恩怨。昨天,晚报“老娘舅”出面,为邻里纠纷撒了一把“溶化剂”。
“开战”三年 双方身心疲惫
据了解,两户人家一户住楼上一户住楼下,住在楼上的男主人79岁,楼下的78岁,以前是同事。2007年2月,楼上阳台排水管坏了,污水滴到了楼下的阳台上。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双方好好沟通,就能一笑而过。可双方却因此结怨。
随后,矛盾不断升级,一开始还只是吵架,慢慢地发展到各自敲天花板和地板,甚至相互扔东西。从2007年2月16日早上5点15分起,只要楼下敲一次天花板,楼上还击后就会在作业本上记一笔。到昨天为止,楼上住户已经记下了满满一大本和整整一张白纸。
由于双方都是在晚上或凌晨这段时间“开战”,两户人家的睡眠时间很少,生物钟被完全打乱。两户人家进入“战争”状态,日子都不好过。时间一长,彼此都感到身心疲惫,特别是楼下的男主人,原本身体就不太好,如此一来可谓雪上加霜。
3年来每一次“开战”,楼上的男主人要么报警,要么找社区干部。“战争”旷日持久,这两家在派出所和社区都“赫赫有名”。3月7日晚上9点30分,记者在新嘉派出所采访时,楼上的男主人又来报警,民警直摇头,因为6日晚上他刚刚报过一次警。
据了解,因为双方父母之间有恩怨,导致他们的子女之间也有了恩怨。
“我们和社区干部调解过,但他们之间的积怨太深,很难办。”民警说。
只为一口气 这是何苦呢
昨天上午,记者找到晚报“老娘舅”谈洪球,让她帮忙出面调解此事。谈洪球分析认为,只要双方都有调解的愿望,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其实,双方现在就是为了争口气,所以睚眦必报。”
昨天,新嘉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也一起赶到社区。“老娘舅”谈洪球先了解楼上两位老人受到“伤害”的情况,然后问他们有什么要求。男主人拿出了作业本和那张白纸,长叹了一口气说:“能有什么要求呢?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啊!”
听完楼上住户的诉说,大家又去找楼下人家了解情况,“老娘舅”如法炮制,继续寻找他们目前面临的困惑。楼下男主人很激动,称他们再也不愿意忍受楼上半夜三更发出的噪音。
听完双方的意见后,“老娘舅”开始寻找突破口。她说:“你们之间虽然已有3年的积怨,但彼此仅仅就是为了一口气,何不就此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呢?实际上,在宽容对方的同时,也是在让自己好过,再说你们都一大把年纪了,何必呢?”
“老娘舅”并没有去听他们讲述每次“战争”的经历,而是着重强调“战争”带来的种种后果和影响,社区干部和民警也苦口婆心地劝说。
半个小时后,双方终于答应,以后不再弄出声响,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