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每逢一年一度的植树节,许多市民会想到种树绿化。在森林覆盖率已达17.5%的南湖区,不光建绿、创绿受到大家关注,爱绿护绿更成为许多乡镇、社区、家庭的风尚。如今的农村、社区就活跃着这么一批“护绿使者”,孜孜不倦地美化着南湖大家园。
71岁的常云志昨天一早又“泡”在了楼下的绿化带中,修枝、扦插、除草……退休10年来,家住电子社区中兴苑的常师傅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呵护这些花草树木上。“我很喜欢花花草草,对身体也有好处。”常师傅说,一开始是看到绿化带的灌木、花草被虫咬了,很心疼,就去花鸟市场买些植物来种,没想到就“上瘾”了,先是自家楼下的绿化带,逐渐向旁边的居民楼“拓展”,如今他管理的绿化带已有6块,每块都像一个“百花园”,樱花、梨花、桃花、月季……“花头”多着哪。
常师傅不仅管绿化带的种植、养护,还是社区绿化整修、病害防治的指导员。原先在钢铁厂工作的他,也是退休后才开始接触绿化管理的,每次遇到病虫害他都会摸索着去解决,“看书,还有就是上网查找。”常师傅说,一次绿化带里的小叶冬青大片死亡,通过修剪、打药等多次实践,终于让他摸索出了一些门道,现在小区里因这个病而“集体死亡”的树木已很少了。
在常师傅的志愿服务下,社区的绿化覆盖率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美,去年社区的绿化覆盖率已达32%,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周边不少居民也被常师傅的“绿色情结”感染,家住隔壁一幢楼的老胡主动跟着他一起管理绿化带,还有居民把家里的盆景拿到了楼下摆放,美化社区。
七星镇居民陶海林的爱绿护绿情结与常师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金山花、牵头花、月季等各式花木是当地养老服务中心的道路“花边”,也是住在养老服务中心的陶海林闲来热心的事业。虽然这些有专人管理,但他总爱搭把手,不仅种花、养护、管理,而且还费心思地收集花种,养老服务中心许多植物都是他特地跑到嘉兴其他地方收集花种种出来的。
近年来,南湖区各镇、街道各显神通,千方百计扮绿家园,绿化造林面积也逐年扩大,今年3个月来又新增了1300多亩绿化面积,完成全年任务的65%。与此同时,为了让家园绿得更浓郁,各地在护理养化方面也各出奇招,大桥镇出资收购拆迁户的树木,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绿化资源,还有百福弄社区的“蒋明观护绿队”、菜花泾社区的俞光发十多年如一日主动修剪社区灌木等,把绿色营造得既大气又精致,形成一股绿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