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车站、码头等一些窗口单位,是创卫工作一眼工程的重点领域。但在过完新年后,反弹、回潮现象明显。
3月14日早上9时半,记者来到朱家尖蜈蚣峙码头。恰逢双休日,从那里前往普陀山的旅客非常多,码头门外的旅游大巴在道路两边一字排开有500来米长。由于停车位有限,不少当地人在门口拦住正要驶入码头的车辆,比划着引导车辆停入场外沙石车位。据一个出租车司机说,这也是黄牛,在车位紧张时帮忙找临时车位谋利。买票口前的秩序更是混乱,正当排队的人群沿着过道走入候船大楼的时候,一旁突然一批旅游团队插了进来,让原本还算有序的队伍一下子没了秩序。
在沈家门半升洞码头,与蜈蚣峙码头的“热闹”相比显得很冷清。客运码头站长鲍海滨告诉记者,现在是淡季,客流量不算多。但到了旅游旺季,来这里摆摊叫卖的小贩很多,管也管不了。在沈家门墩头客运码头,人力三轮车、出租车为了能抢到客源,霸道地停放在候船楼正大门口。一些鱼贩拖着满是积水的鱼筐走入候船厅,在地面上留下不少积水,并散发出腥臭味。
3月15日中午,记者来到定海东门车站。靠站门口一条狭小的过道不时有三轮车、自行车来回穿梭,前面公交站牌下站着不少等车的人。一辆公交车靠站,下来很多人,几辆三轮车同时骑了过来,狭小的过道显得拥挤不堪。走进候车厅,迎面就闻到烟味,一位大叔正坐靠门的座位上大口吸烟。记者抬头一看,候车室多处挂着禁止吸烟的牌子。室内候车的人较少,有些座位上放着不少东西。在车站的后面和往东那面,有很多汽车、摩托车维修店,店前停修的车辆占了一半的道路,路面到处是黑色的机油,感觉十分脏。
在定海长途汽车客运中心外,聚在一拐角处的几辆出租车,司机只顾着和客人讨价还价,完全忘记了自己所占的是非机动车道。在民间码头外面,不少公交车停靠处,地面上用白漆写着“禁止停车”的字样,但依然被许多自行车、摩托车占据。
摊位简陋、秩序混乱、卫生跟不上……这是昔日农贸市场给人们留下的普遍印象。自我市开展创卫后,“马大嫂”们发现,城区农贸市场已没了往日的“脏乱差”,再也不用“皱着眉头,提着裤脚”去买菜了。
作为创卫技术评估备检单位之一的定海北门菜场,是目前定海硬件档次最高的农贸市场,也是我市首家“绿色市场”。 3月16日,记者来到北门菜场。菜场门口,右边墙壁张贴着经营户信息栏和导购牌、日常食品检测单,旁边是市场服务台,提供复秤校验、零钱兑换等便民服务。走进菜场内部,棚顶是铝合金吊顶,挂着红白相间的日光灯和节能灯,地面用火烧板铺贴,几乎看不到菜叶等垃圾,污水则是通过摊位与通道之间的窨井流入下水道。摊位摆放整齐有序,食品经营区与非食品经营区分开,水产品区与其他经营区分开,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整个菜场给人感觉宽敞明亮、井然有序。
正在买菜的陈女士说:“‘创卫’以来,这里的卫生状况一天比一天好。 ”像陈女士一样,很多市民都对农贸市场竖大拇指。家住北园新村的李老伯说,“我天天都来这个市场买菜,这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以前,这里不但脏,还有股臭味,有时只能屏着气购物。”旁边的摊主也说,“现在干净了,舒服了,买主都说环境好多了,阿拉生意也好了。”
据市场负责人介绍,北门菜场配置了专职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落实跟踪清扫制度,保证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并定期冲洗市场地面,清理卫生角,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有专人管理。为确保进场食品的卫生安全,还加强了日常巡查,检查经营户是否有水产品涂黄粉、违规使用漂白剂等以次充好的行为;猪肉是否经过检疫;经营户的综合台账是否齐全、进货渠道是否正规,确保进场食品的卫生安全。(舟山日报 记者 刘浩 朱申路 赵烨 叶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