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我女儿上学的事又得找你们帮忙了,现在除了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找谁了!”3月4日上午,江苏籍外来务工人员鞠宛琴领着女儿来到定海区册子乡桃夭门社区的“新老居民和谐互助会”。“开学都一个礼拜了,我女儿还在家待着呢。我刚来册子,谁也不认识,想来想去又找到这儿来了。”鞠宛琴到册子乡打工才一个多礼拜,而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向“新老居民和谐互助会”求助了。
虎年春节刚过,鞠宛琴就跟着丈夫、带着女儿、拎着大包小包来到册子乡桃夭门社区打工,但是刚踏上这片土地,就吃了“闭门羹”——语言不通。“这舟山话太难懂,我想租间屋子,但是连要多少租金都没法沟通。”鞠宛琴和丈夫有些懵。这时有人建议他们找社区的“新老居民和谐互助会”。在“互助会”鞠宛琴找到了当地居民钟凤燕,“这个小姑娘态度特别好,不到一个钟头就帮忙找到了住处。”
第二次的求助,鞠宛琴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经过协调,女儿下礼拜就可以上学了。“打工走了那么多城市,像这样贴心的服务还真是头回遇到!”
春节后,册子乡桃夭门辖区内“正和造船”和“南洋之星”等船舶企业相继开工,册子又迎来了外来务工人员求职新高潮,仅“正和”每天就要为近百人办理暂住证。今年册子乡外来务工人员预计将达5000人,是当地常住人口的2倍。
然而,外来人员的涌入,也给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外地人初来乍到听不懂方言,在找房子、找工作时就跟无头苍蝇一样。而且有些外来务工者租了几天就走了,也让我们没办法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动态。 ”据新老居民和谐互助会副会长蒋晓虎介绍,为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高外来人口做证率,社区制定了每星期一次的外来人口清查制度,并实行了出租房屋免费中介服务,这样既服务了新居民,又掌握了出租房屋的底数,掌控了外来人口动态。
除免费提供租房、入学、招工等信息外,“互助会”还是新老居民之间的“润滑剂”。“前段时间,一户合租的新居民图便宜,每天中午在出租房里烧煤炉煮饭,煤烟熏得邻居老太太不敢开窗,就跑到我们这儿来投诉。 ”蒋晓虎说,现在留守在册子乡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他们多数听不懂、也不会讲普通话,而且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不能冷静处理纠纷,因此需要第三方出面协调。“经过一次又一次上门做工作,老太太同意新居民用完现存的这批煤炭,新居民也答应以后改烧煤气。”
蒋晓虎说,“新老居民和谐互助会”处理的都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可只有把这些小事处理好了,大家住在一起才能和和气气、心情舒畅。
在采访中,记者随意走进桃夭门社区的一户普通人家,房东支素女正抱着房客叶桂念6个月大的女儿哄着:“囡囡乖,阿娘(奶奶)亲亲! ”支素女说,自己闲在家里就帮房客带带小孩,现在这个孩子就同自己的亲孙女一样。“人家出来赚钱不容易,大家生活习惯不同,需要互相体谅。现在阿拉住在一起,就像自家人一样!”叶桂念也说道:“房东阿姨待我们可好了,有时候还给我们烧饭吃。在这里,我没觉得自己是外乡人!” (舟山日报 记者 乐敏 朱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