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5日讯去年年初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的理念。近日举行的全市文广会议上,文化部门表示,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让大家出了家门,走不多远路,就能与文化拥抱,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权利。
根据计划,今年除了必要的文化场馆基础建设外,将继续着眼于“文化惠民”,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共享性,注重文化民生,确保各项“文化惠民”工程按期完成。其中,舟山市文化部门要加大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免费或优惠力度,全市推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零费用”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零费用、无障碍”,经营性文化场馆也要主动为特定群体提供优惠服务。
除了“送文化”、“种文化”,舟山市还将探索“菜单式”文化服务运作模式,全市全年送戏300场以上,送电影5000场以上,送辅导50期以上。此外,还有送展览、送书,以及实施困难群体文化权益保障工程等,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还要大力扶持业余文艺团队建设,鼓励群众自娱自乐,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事实上,舟山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去年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像临城海洋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嵊泗县海洋文化中心、普陀剧院、普陀文化创意园区等项目都已经开建或建成,这些文化设施将为当地的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而在基层文化建设上,过去的一年,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完成了3年计划总量的30%。全市文化部门要投入资金1亿元左右,在3年内新建、扩建涉及37个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总计43797平方米。目前,全市已经建成了22个“省东海明珠乡镇”和30个“市海岛百花乡镇”,并建成上等级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9个,其中“特级站”3个。有了这些文化站,乡镇居民的文化活动有了很好的“带头人”。
此外,舟山市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形成了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文化信息资源网络基础体系,资源建设和社会效用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舟山晚报 记者 胡昊 高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