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时近清明,本周和下周的双休日嘉兴市公墓将迎来祭扫大军。记者从嘉兴市公墓方面获悉,依托中国祭奠网提供的技术支持,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作为全省首家祭奠网站的嘉兴市公墓网上祭奠网日前正式开通,分为“仿真纪念馆”和“实体纪念馆”,其中“实体纪念馆”为全国首创。有意愿的市民可以登录嘉兴市公墓官方网站了解详情,办理相关手续后可免费注册,实现网上祭奠的愿望。
如何网上祭奠
据嘉兴市公墓相关人士介绍,网络工作人员把嘉兴市公墓的所有墓地资料录入网站数据库,建立网上祭祀平台,相关丧户可免费申请注册,为保护相关隐私,用户可设置密码,亲友可以输入密码随时点击进入,按菜单操作,点击鼠标就可献花、祭酒、上香、点烛、献歌等,这是“仿真纪念馆”;“实体纪念馆”则是“仿真纪念馆”的“升级版”,可以完全脱离虚拟、仿真的约束,采用数码成像技术,把墓地实景制作成网上纪念馆,通过网络委托网站工作人员进行墓地清扫、采购祭祀用品代为祭扫,祭扫现场实景可进行视频传送,相关费用可通过“支付宝”等网上支付手段支付,通过“实体纪念馆”进行祭扫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目前,“实体纪念馆”的这项延伸服务正在完善中。
网祭将为大众接受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越来越繁忙,每年清明回到老家祭拜先人,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为弥补一些人的缺憾,过去只能在墓地进行的活动,现在搬到网上,通过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网站一位工作人员说。据了解,去年冬至,工作人员对到嘉兴市公墓祭扫的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表示感兴趣、愿意尝试的市民超过六成。目前已有市民注册加入了嘉兴市公墓网上祭奠网。
据记者了解,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家在逐渐接受这种新的祭奠方式。从2000年国内第一家祭祀网站开办,网祭已经走过近10年的历程,社会各界对于网络祭祀的支持声音不绝于耳。另外,与传统的到公墓上香、烧纸钱、烧冥物等祭扫方式相比,网上祭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更为方便、文明和环保。
壁葬长廊已竣工
又是一年清明到,嘉兴殡葬史上真正意义上成规模、高品位的壁葬长廊一期工程已建成,现已开始接受丧户预订。
嘉兴市公墓负责人告诉记者,嘉兴市公墓的壁葬长廊工程就规模和档次而言,为全市之最。壁葬长廊,远看形似一座墙,墙中各处的一个个格子屋是安放逝者骨灰盒的小“房间”,且按顺序编号,便于逝者家属祭扫。在小小格子屋前,生者可以为逝者上香,敬供茶点。据了解,壁葬长廊是为满足社会不同消费对象对骨灰的存放需求而建的公益性葬区。一期建设长度76米,格位约648个,可存放骨灰盒972只。“由于壁葬的土地成本大大低于传统墓葬,可为中低收入群体减轻丧葬方面的经济压力,也是节约土地资源的一项积极举措,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我市民政部门正在拟订针对低收入家庭更详细的优惠条款,近期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