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6日讯“你们来啦,我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目前没有啥麻烦。 ”近日,普陀区六横镇平峧社区里平峧经济合作社的虞赛儿看到第60网格服务组成员进门时,笑着说。
虞赛儿指的那块大石头是他们家的房屋重建问题。原来,虞赛儿公婆住的老房子在一次火灾中烧为灰烬,四代人只能住在虞赛儿家的两间房子里,本想建新房,但政策不允许。在网格服务组的一次走访中,虞赛儿向该网格服务组组长说起了此事,没想到网格组长把这事记在了心里,还向里平峧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反映,后经党支部会议决定,虞赛儿可在楼房旁建一间小屋供其公婆居住。自此,虞赛儿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从虞赛儿家出来,网格服务小组又相继来到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空巢老人家里。“以前是群众有困难来找我们,现在是我们主动下去找困难群众。 ”里平峧经济合作社干部刘召平对网格化管理工作深有感触。一路上,网格服务人员纷纷聊着自己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要让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要将党的声音和政府的服务延伸至社会最末梢。 ”第60网格服务组组长张莉娥说道。“来,一起再吃一些。 ”当天下午2时45分,当第53网格服务组走进双塘社区沙头经济合作社老党员杨信定的家时,正在吃午饭的杨信定父子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起吃饭。原来杨信定的儿子刚刚张网回来,桌上都是透骨新鲜的鱼虾。“网格化真是好足咧,新建房子有补助,过年、过节阿拉都有红包好拿,网格同志很关心阿拉老头子。 ”84岁的杨信定背已经直不起来了,但提到网格化管理工作时精神抖擞,不停地说着网格化管理工作带来的好处。“王书记,这个便民服务联系卡还有吗,再给我两张吧。 ”杨信定的儿子杨忠军说,前几天不小心把原来的那张联系卡给弄湿了。在接过网格服务人员递来的两张联系卡时,杨忠军说:“一张放家里,一张随身带,这样有问题可以随时跟你们联系。 ”
杨忠军告诉记者,这便民服务联系卡很管用。前段时间,杨忠军等渔民发现不少群众在用铁棍等工具撬海塘的基石,以便捡到海螺,导致海塘严重受损,还给渔船靠岸带来安全隐患。杨忠军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想到了这联系卡,杨忠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想不到政府部门很重视,及时做了两块告示牌竖在那里,现在没人再来撬石捡螺了。 ”“老百姓都说,以前不知道到哪里找干部,现在有了网格服务组,干部随时都会出现在身边! ”杨忠军一边喝酒一边高兴地说。
挨家挨户地走访,有时一早上都走不了几户人家,但群众热情的招呼声,端茶让座的好客让网格服务人员暖在心里。他们说,走访虽然累,但值得。张莉娥说:“与群众建立密切关系,需要我们以真心换真情。”而第53网格服务组组长王萍在民情日记中写到:“有些事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举手之劳,但解决以后却暖了一家心。 ”“老百姓其实很善良,有时嗓门大点,意见有点偏激,但能说出来就是对我们的信任。 ”网格服务人员王忠宁如是说。 (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