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占维昨天在沿海产业带建设推进大会上强调,今年是沿海产业带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使之成为温州科学发展的主平台、主引擎,引领温州经济社会新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作工作部署,并代表市政府与沿海县(市、区)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签订工作责任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佳学主持会议。市领导葛益平、叶际仁、朱贵远等出席会议。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经济“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压力,我市坚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扎实推进规划编制、用海用地报批、海涂围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完成沿海产业带重大项目投资135亿元,建设用海报批1.35万亩,推出具备“招拍挂”条件的产业用地11038亩,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23.8%、112.8%和122.6%。
根据会议部署,今年,我市将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严把门槛、落实项目、完善配套”的要求,全力推进重点区块、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00亿元,完成转存量土地报批1万亩,完成建设用地报批9000亩,完成区域建设用海报批2.5万亩和新增建设用海报批1万亩,争取新开工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60个以上。
邵占维在昨天的会议上指出,沿海产业带是引领温州科学发展的主平台、主引擎。沿海产业带建设的质量,不仅事关今后温州发展全局,也事关温州能否走在全省前列。当前,全市上下对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的共识已经形成,全面开发建设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克难攻坚,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热潮,努力在建设质量、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建设标准、配套完善等方面走在全省沿海区域开发的前列。
邵占维指出,今年是沿海产业带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在继续大力推进围涂造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等工作,可以说今年沿海产业带建设涉及范围更广,内容更多,任务更重,工作难度也更大。一要突破重点、务求实效。要切实抓好政策处理工作,继续下大力气推进围涂造地,科学、统筹、适度超前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严把门槛关,狠抓项目落地,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把沿海产业带建设成为温州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先导区。二要促进转型、引领发展。要充分发挥沿海产业带在推动温州科学发展中的主平台、主引擎作用,统筹兼顾,加强联动,以沿海产业带建设引领空间布局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三要转变作风、合力推进。要把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开展“转作风、优环境”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优化服务,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在全市上下形成凝心聚力、合力共抓、统筹推进的浓厚氛围。
赵一德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掀起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热潮。要坚持规划引领,继续加强规划的衔接融合,做好专项规划编制,深化规划课题研究,进一步优化规划体系;坚持基础先行,大力推进围垦工程、交通工程、能源项目以及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改善要素保障和支撑;坚持示范带动,在加快民科基地等重大区块建设的同时,抓紧启动瓯江口新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尽快研究确定“十二五”起步区的范围和土地保障措施;坚持大项目优先,大力推进华峰尼龙66、青山镍加工、正泰太阳能、乐清海螺等一批大项目前期工作,严把准入门槛,严把时间节点,提高产业项目引进和建设水平;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各功能区建设管理体制,创新用地出让、融资等方式,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同时,进一步明确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落实体系,健全科学的工作推进机制,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温州日报记者尤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