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3月27日报道 目前,堵车成为成都中心城区越来越严峻的问题。成都市交委将在下月组织召开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的消息引发市民的强烈关注,有市民给本报来电说,趁道路还没有彻底堵死之前,的确应该出台政策进行长效管理,适度限制汽车上牌。成都市交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此次听证出台的政策只是阶段性的,待成都地铁形成网络,市民出行方式多样化以后,政策将随着实际情况发生改变。
建议1适度限制上牌
市民支招:建议政府应该借鉴上海的做法,对机动车号牌进行无底价竞拍。
“现在成都每天新增的机动车一千多辆,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44万辆,这对于成都的道路交通来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市民谭先生说,成都的汽车太多了,街上拥挤,停车难找,连吃饭找个地方停车都很困难。
上海是全国唯一实行私人轿车牌照拍卖的城市,由于人口密度过于集中,汽车牌照拍卖是上海在交通管理方面实行的一项特殊政策。1986年以来,上海开始实施私车牌照限额发放,无底价拍卖的政策,并一直沿用至今。
“成都如要借鉴,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谭先生说,机动车上户时,必须对号牌进行竞拍,出价多者得号牌。这样一来,那些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买车
和养车的人可能会放弃购车的想法,从而降低机动车增长数量。他认为,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拍卖号牌后,私家车少了,道路也顺畅了,公交车和出租车运行效率提高,市民也愿意乘坐公交车了。
建议2买车加收消费税
市民支招: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措施,对新购买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加收消费税。
“最开始实行错时上下班时,我每天早上从科华北路经过,都觉得通畅了一些,但是现在又不行了。”周小姐说,每天上下班都得要经过科华北路,2月份以前,每到早晚高峰,几乎是堵死,但是在修了天桥又实行错时上下班后,最开始的一个星期感觉没以前那么堵了,不过最近几乎又恢复到原状。
她说,成都人喜欢享受生活,一到周末就开车出去玩,但车并不仅仅是周末出去玩,平时肯定要利用,这让街上的车越来越多。“如果政府不适度控制,情况肯定越来越严重,毕竟现在买车相对于买房要便宜太多。”
她说,现在的消费税都是由汽车生产商承担的,她认为税务部门应该在消费者对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如年审时,对消费者征收一定数额的汽车消费税,增加用车成本,以此降低汽车增长量。
还有市民建议,应该对每辆车征收排污费,因为汽车排放尾气污染环境,政府部
门可以把这笔费用投入治污、改善环境等。
建议3买车必须要有车位
市民支招:有停车位才能买车的方式也可以尝试
车辆一多,停车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44万辆,而城区内备案登记机动车停车场为2000多个。车辆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停车场扩建速度,城区内停车位缺口越来越大。
有市民建议,有停车位才能买车的方式也可以尝试。大多数读者都认为,现在买车的确太便宜,花个三五万就可以,低门槛才让成都的车越来越多,不仅要在路上跑,还在路上停,导致道路资源越来越紧张。实际上大多数人买车时,都不会考虑车位的问题,小区里面停不到就停在小区外面的路边。如果政部门规定必须有车位才能买车,不仅提高了用车门槛,还解决了路面停车问题。
有建议请打028—86969110
实行单双号进城、限制外地车入城……本报读者提出了很多建议。究竟政府将采取哪一种方式来控制汽车猛增,4月28日听证会以后便知道。听证会以前,市民对成都的交通还有何种建议和意见,都可拨打本报热线86969110,我们将及时将大家的意见转达给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