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时店里也没有几个人,我正在招呼两个客人,一转身就发现包被拎走了。”在海宁水月亭路开摩托车店的商女士万万没有想到,当时店里的几个人其实都是一伙的,合起来给她表演了一出神出鬼没的“拎包记”。上周,这帮衣冠楚楚的拎包贼在海宁再次作案时栽了。
小偷分工明确
派头大
商女士被偷的包里除了有3万元现金外,还有一张26万元的存贷汇票。商女士回忆说,那天先有两个人进来,穿戴得很有老板派头,还是开着小汽车来的,在她这里东挑西选,她想着这笔生意很可能成交,介绍得也格外卖力。“后来好像又有两个人进来,我也顾不上他们。”
结果,商女士中了“套”,那4个男人其实是一伙的。老板派头十足的那两人其实是“托儿”,后来的两人一个打掩护,一个伸贼手,各司其职,配合得天衣无缝。“这种情形我只在电视上看过,现实生活中还真没碰到过。”商女士得知真相后感叹道。
再高明的贼也逃不过警察的火眼金睛,商女士报案后,警方通过视频监控迅速发现了他们的菲亚特小轿车,这辆车自然也被列入了“黑名单”。3月22日,发现他们的车停在皮革城广场上,皮革城内又有人报警时,警方火速设卡堵截,当场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
专挑市场
和路边小店
这伙拎包贼共有5人,平时作案都是开小轿车,穿西装打领带,还有专门的司机,谁做“托儿”,谁打掩护,谁下手分工很明确。据犯罪嫌疑人王某坦白,自己是江苏人,以前是在杭州开“黑车”的,后来和其他4个拎包贼相识,一两次密切合作下来,于去年12月份走到了一起。
据其他两个犯罪嫌疑人潭某和陈某交代,他们是湖南人,作案时一般会把车停在市中心,然后各自去寻觅下手的对象,目标确定后他们就一起出动。这伙人主要瞄准的是一些专业的市场和路边小店,因为这些地方人流量比较大,作案时也方便下手,再加上小轿车和他们的装扮,一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4个月
几乎天天出动
据警方了解,这辆菲亚特小轿车跑得很“勤快”,4个月时间,足迹遍布湖州、嘉兴、诸暨、柯桥等多个地方,主“战场”是在浙江境内。
“从去年12月开始,他们几乎天天在外面作案,光海宁就来了十几次,在海宁的犯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民警告诉记者,实际金额可能更大,因为有些市民包被偷后并没有报案。
警方提醒商户,做生意的时候一定要把包和其他贵重物品放好,不要以貌取人,要知道如今这样道貌岸然的小偷并不少。目前,该案还在继续侦查中。(报料人吴先生获稿费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