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金融危机时的“取暖”策略,不仅让海盐企业走过了经济寒冬,而且在如今全球经济回暖的情况下,让企业赚了个盆满钵满。昨天,记者从县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两个月,海盐县内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1.2%,总量和增速均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根据县统计局分析,市场需求旺盛带动工业品产销快速增长,是利润快速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前两个月县内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4.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3%,企业生产经营正在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其中造纸、化纤、文教用品等行业产销形势日渐看好,利润也是节节攀升,成了海盐工业经济一大亮点。
那么,海盐企业是凭什么抓住经济回暖有利时机的呢?海盐县造纸与纸制品行业协会会长、嘉兴市大洋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菊明告诉记者,海盐造纸行业利润能够大幅增长,关键是产品卖得动、卖得好了,特别是整个行业进行大刀阔斧技改之后,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市场销路一下子打开了。
记者了解到,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极大冲击的海盐造纸行业积极谋求转变,各企业纷纷加大技改投入,同时邀请浙江省造纸行业协会的6名专家前来“把脉”,打破了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拿我们自己企业来说,原来只能生产B级纸,经过技改之后,成功开发出了A级纸。随着产品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了,企业效益也是大幅提升。”王菊明说。
造纸行业通过技改实现了产销两旺,而作为海盐文教用品行业“领头羊”的海利集团,则是依靠开拓市场,将玩具卖到了更多的国家。去年这个时候,正值海利集团玩具出口最为低迷之时,为此,该公司通过参加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型玩具展会,主动出击寻找客户,最终在欧洲地区获得了许多新订单。“以前,北美一个客户的订单都来不及做,也没精力开拓新的市场,金融危机反而成了开发新客户的好时机。”海利集团总裁助理高云瑛说,“如今经济回暖之后,新的客户订单稳定,老客户的采购数量正在恢复,玩具销售马上上来了。”
高云瑛认为,今年玩具出口数量要恢复到2008年时一亿多个的水平尚有较大难度,因此,海利集团在做好出口的同时,积极推广“网娃”产品,将其培育成未来的一大增长极。
县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尽管前两个月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了海盐企业利润快速攀升,但是仍需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是去年下半年来工业经济逐月回暖的一个延续;另一方面,去年同期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当时县内工业处于低谷期,使得今年年初的产销增长受到‘翘尾’因素的影响较大,能否保持这种增长势头目前尚不能确定,因此企业仍需通过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增强增长后劲。”该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