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又到一年清明时。海盐居民纷纷开始各自的祭扫活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除了传统的祭扫方式以外,新的“低碳”祭扫方式正在海盐渐成新风尚。
不烧纸钱改送鲜花
清明祭祀也“低碳”
清明节临近,记者在走访县城内数家花店时发现,大多数鲜花店已经早早地摆上了各种各样祭祀用的素色鲜花,尤其是白菊花、百合等更受市民青睐。
记者在武原镇勤俭路上一家花店里看到,素色鲜花占领了人们的视线,卖得相当好,比平时店里主打的红玫瑰、香水百合、蓝色妖姬等鲜艳花卉畅销得多。据店主介绍,前来预定清明节鲜花的顾客络绎不绝,每天前来预定的顾客也比往常多了三成。“不过,这几天,各类祭祀用鲜花价格保持稳定,康乃馨2元一支,白菊花3元一支,百合10元一支。”
正带着家人选购鲜花的一名顾客告诉记者:“在清明节用鲜花祭祀先人的习俗已经成为文明新风尚,用鲜花祭祀先人比用香烛纸钱要好得多,既经济实惠又符合‘低碳’环保潮流。”
如果你够“摩登”
还有更多“低碳”祭奠
而作为新居民,由于常年在外打工,更是希望能有文明、科学的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每次清明节,回家一趟,来回车费就是好几百元,还要长途奔波,不回家么又过不了自己这道坎,每次都很纠结。”在海盐工作的新居民小陆说,“我听说,现在网上有专门的祭祀网站,可以创建虚拟的纪念馆和网上陵墓,在网上就可完成‘供品’和‘祭品’的摆放与使用。今年,我也不准备回家了,准备采取这种方法祭奠先人。”
与此同时,年轻人似乎更容易接受这种“低碳”的祭拜方式。80后的小赵认为,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对好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宣传推荐人们易接受的文明祭奠方式,既表达了对故人的缅怀,也能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祭扫中的一些陋习。“比如写写回忆文章,放到博客上,同样也能寄托哀思,这样不也很好吗?”小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