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当前,世博会召开在即,与沪杭同城概念日渐深入人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迈向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兴该如何定位?如何作为?
昨天,市政府第五届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作为嘉兴咨询委的特邀委员,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多位“政府谋士”、专家教授畅所欲言,介绍了上海市、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在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方面的有关政策、思路、措施,更为嘉兴“十二五”期间如何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之一:同城化
“随着几条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随着高铁的建成通车,同城化是必然趋势。”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朱金海表示,同城化将给嘉兴未来发展带来全方位影响。
朱金海说,城际交通高度发达之后,人口会流向城际轨道方便到达的地方,今后上海人可以工作在上海,居住在嘉兴,但他们也可能选择昆山、苏州等其他城市。哪座城市更有吸引力,更受到人才的青睐,涉及的其实是城市配套功能完善的问题。“比如说,教育、医疗资源如何实现同城化就是一个必须仔细研究的问题。”朱金海表示。
谈及同城概念,多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嘉兴一个明显的优势——商务成本低。专家们认为,上海打造国际航运、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三个中心,其中肯定会有很多服务业项目流向周边地区,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嘉兴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商务成本低廉的优势,从中寻找机遇。
关键词之二:产业升级
近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都对我市调整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进行了宣传报道。“十二五”期间,嘉兴如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专家们也有许多见解。
省政府咨询委原副主任朱家良认为,当前谈论转型升级,要把原有产业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培育结合起来,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引进一个人,研发出一个技术,办成一个企业,这种模式毕竟不多,发展新兴产业更多地还是要依靠现有企业向新领域跨越,依靠现有企业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嘉兴更要注重对现有产业的提升。”朱家良说。
专家还建议嘉兴要紧紧抓住“世博”机遇,为产业升级寻求机会。上海交大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高汝喜表示,世博会期间客商云集,不少好项目会在长三角选址落户,而上海相对门槛较高,嘉兴不妨借此机会,吸引相关产业的客商前来投资,尤其可以在引进科研机构方面多做文章。
在制造业发展方面,专家们则建议嘉兴继续做好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这篇文章,尤其在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可以积极谋划。
关键词之三:城镇化
嘉兴正在开展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在昨天的交流中,城镇化一词被多次提及。
朱家良认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转型,嘉兴应该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良性互动,因为如果不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许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无法解决。
“当前中央鼓励加快小城镇建设,这一轮城市化发展是嘉兴发展的一次机遇。”朱金海认为,下阶段,城市化可以带动大量投资,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嘉兴应该抓好这一机遇。
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黄祖辉则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嘉兴在实行“两分两换”,置换出土地之后,可以借此次的世博会机遇,展开都市农业方面的招商,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家,共同做大嘉兴的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