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在超市购买海尔洗衣机,销售人员称厂家只保修一年,消费者如另外支付费用,可购买店方提供的延保服务。可消费者购买了一年的延保服务后,回家一看,该洗衣机的保修期却已有三年。消费者周女士前天就向本报反映了这样的郁闷事。她怀疑自己遭遇了消费陷阱。
周女士:差点花冤枉钱
周女士说,前天上午,她在温州体育馆附近的好又多超市东海店,花了999元买了一台海尔洗衣机。当时接待她的销售人员介绍,这台洗衣机厂家只免费保修一年,并表示该店可以提供延保服务,但要另外支付费用。于是周女士又额外支付了82元,购买了一年延保服务。店方只提供一张《好又多省心延保服务条款》的单子,服务生效日期2011年4月4日,服务届满日期为2011年4月4日。
回家后,周女士在查看产品说明书时,却意外发现她所买的这台海尔洗衣机“整机免费保修三年”。周女士说,按此计算,洗衣机保修期就已经到2013年4月份了,她买了一年的延保服务,等于是白白花了82元钱。
为了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周女士昨天上午再次前往好又多东海店。当事销售人员解释说,他将海尔洗衣机的保修期搞错了,表示可以为周女士更改服务届满日期,即到2014年4月4日。周女士则认为,既然厂家已经保修三年,她再延保一年没有必要,要求店方退钱。最终,店方退还给她82元费用。“销售家电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厂家保修多少年?幸好我看了下产品说明书,不然还真花冤枉钱了。”周女士说,虽然店方退钱了,但给自己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她提醒其他消费者,在面对延保服务时,要倍加小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商家:给产品买保险
昨日,记者走访市区一些大型超市和家电卖场,发现大部分商家均有推出延保服务,有关“延长保修期、维修零费用”等标语随处可见。无论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家电,还是微波炉等小家电,都张贴有一张延保价目牌。如售价2080元的洗衣机,延保1年100元,延保2年160元;售价2899的洗衣机,延保1年115元,延保2年180元,商品越贵、延保期越长,费用就越高。
据一家电卖场的一名销售员介绍,他们的延保服务是在厂家保修的基础上推加的,比如厂家的整机保修期为1年,主要零部件保修3年,那消费者购买一年延保服务,相当于整机可保修2年,主要零部件可保修4年。
“花钱买安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当给产品买份额外保险。”该店液晶电视专区一销售员说,延保服务是一种厂家“三包”期外的额外保障,需要收取消费者的一定费用,但属于自愿消费。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延保服务,产品在延保期内出现问题,消费者可拨打客服热线,他们会进行免费维修。
工商:还需理性选择
那么,对于延保服务,市民又是怎么看的呢?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很多市民称自己原先对此并不知情,都是经销售人员推荐后才知道的。对是否会选择购买延保服务,市民则观点不一。
昨天上午在好又多超市东海店,一名女士花近300元钱购买了一个电饭煲,销售员建议她购买一年的延保服务。该女士认为,厂家已有两年保修期,没有必要再花钱购买。同样,一名正在挑选液晶电视的市民也认为,这些家电若正常使用,出现故障的概率非常低,草率打开自己的荷包买延保服务,有点划不来。
“延保服务是商家提高售后服务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它利润空间大,也可以说是成了商家赚钱的一种方式。”在市区从事家电维修多年的赵师傅说,就故障发生情况来看,家电产品1年内为故障高发期,2至4年内为平稳运行期。因此在延保期内出故障的概率十分低,如果在延保期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延保费就等于白交。
但市民刘女士说,她担心现在家电质量不好,买个延保服务更放心,免得到时花钱维修更不划算。陈先生也认为延保服务可以买,但关键是看商家能否兑现当初的承诺。
针对家电延保服务,鹿城工商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延保服务在《三包法》规定范围外,商家推出的价格、服务标准都不一,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理性选择延保服务。此外,为保证商家能按照购买时的约定履行延保服务承诺,消费者要妥善保管相关票据,以便在日后发生纠纷,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有据可依。记者陈东升